潮涌太行山 文旅共揚帆
——從太行山旅游季看長治文旅產業如何提質升級

身著漢服走進平順縣通天峽,快閃舞蹈“熱辣滾燙”,“美女不倒翁”可愛有趣,乘游船聽古箏愜意舒暢﹔到武鄉縣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追尋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開啟一場觸動心靈的紅色之旅……
太行山旅游季啟動以來,長治市圍繞“壯美太行 久安長治”主題,不斷豐富文旅供給,強化服務保障,推出主題多樣、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加快推動文旅產業全鏈條提質升級,持續提升長治文旅知名度、美譽度,為打造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幸福產業,奮力開創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注入澎湃動能。
堅持主題化引流,消費場景融合煥新——
“五一”假期,走進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潞州區首屆炎帝大集暨老頂山文化旅游美食周活動推出特色小吃、創意文創、非遺文化展等多元化項目,打造“文旅+”新型消費場景,進一步激活消費新動能。
“以炎帝大集為依托、美食為媒介的主題盛會,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味蕾,也創新了文旅發展模式。”來自山東聊城的游客郭霞連聲稱贊。
因勢而謀,應時而動。以太行山旅游季為契機,長治突出主題化引流,精心組織策劃主題活動,豐富消費產品供給,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動式的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提升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真正讓“流量”變“留量”。
黎城縣黃崖洞文化旅游區精心策劃“非遺好物·國潮煥新”系列主題活動,為游客打造一場集觀賞、體驗、消費於一體的文旅盛宴﹔長子縣紫雲山景區推出“千年國寶綻光彩 紫雲盛裝迎客來 ”主題活動,邀請游客看歌舞、賞美景、探古建、品美食……
圍繞培育文旅新業態、新場景,長治各景區紛紛出實招、謀實策,以一場場特色鮮明、異彩紛呈的“文旅大餐”,全方位展示長治獨特的自然風光、紅色文化及生態旅游資源,塑造長治文旅品牌,推動文旅康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聚焦精細化服務,旅游體驗智慧升級——
在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清涼的綠豆湯為游客驅散疲憊,文藝小分隊互動演出,將歡聲笑語融入峽谷清風﹔在武鄉縣八路軍文化園入口,志願服務站免費的小米粥、愛心綠豆湯,讓八方游客充分感受到這片紅色土地的熱情與活力……
聚焦太行山旅游季,長治樹牢“以游客為中心”的理念,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調動公安、交通、文旅等部門加強服務保障,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旅游保障體系,以最佳狀態“開門迎客”。
從公安交警規范指揮到派出所民警常態化巡邏,再到景區工作人員、志願者耐心引導游覽秩序,普及安全知識與文明規范,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項項精細的舉措,一抹抹“警察藍”“消防橙”“志願紅”,讓游客時刻感受到“安全在身邊、服務在心上”。
假日期間,長治市景區景點人氣爆棚,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揭示了假日經濟的發展“秘訣”——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持續完善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加大重點景區志願服務工作力度,積極回應游客訴求,進一步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
加強標准化打造,產品供給優質多元——
潞州區觀音堂,殿內彩塑造型精妙、形態各異,有“海內懸塑之冠”美稱,是明代懸塑的集大成之作。作為游戲《黑神話:悟空》取景地之一,觀音堂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參觀打卡,悠悠古剎火爆“出圈”。
從觀音堂離開,來到上黨門,人來人往。拾級而上,古建之美充分彰顯,登樓遠眺,古城景色歷歷在目。不遠處,潞安府城隍廟古韻悠長、熠熠生輝。作為全國現存已知的城隍廟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處古建筑群,歷經歲月變遷,在新時代綻放華彩。
太行山旅游季啟動儀式上,長治發布10條太行山精品旅游線路,充分挖掘特色產品,持續叫響長治文旅品牌。這是該市充分整合文物與非遺、山川與湖泊、城市與鄉村文旅資源,集中打造“太行山水游”“古建游”“紅色游”等特色產品,將散落的文旅資源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塑造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生動體現。
5月4日,在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文創展覽廳,嵌著漳澤湖實景樹脂的冰箱貼、印滿潞綢紋樣的刺繡筆記本等“長治有禮”系列產品熱銷,讓地方文化在指尖流轉。
為豐富優質產品供給,長治著力打造多重精品景區路線,大力開發地方特色文創產品,依托“長治有禮”平台,進一步豐富文旅康養產品供給和消費場景,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太行山上,風光壯美,涌動的文旅市場勢頭強勁、活力迸發。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謀定快干、奮楫篤行,為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前景寫下生動注腳,助力長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上走在前、干在先。(梁家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