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進中國︱追光逐鏈闖“硅”途

人民網“行進中國”山西調研採訪團
2025年06月15日08:31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這一刀方棒長約830毫米的單晶硅,經過100多分鐘的加工運轉,就變成4580片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半導體材料——超薄單晶硅片……”

6月10日,在朔州市平魯區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簡稱“三一朔州”)拉晶車間內,林立的拉晶爐使人震撼。原材料多晶硅在該設備內經1450度左右的高溫加熱熔化、拉棒,而后成為單晶硅棒運往切片車間。

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跟著工作人員的腳步來到切片車間,整齊劃一的機械手臂上下揮舞,一片片薄薄的硅片隨即走下生產線。這些硅片是半導體器件、光伏發電電池組件等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三一朔州拉晶車間。人民網 張超寧攝

三一朔州拉晶車間。人民網 張超寧攝

看著手裡薄而透明的硅片,三一朔州制造管理經理鮑雙林侃侃而談:“我們的生產規格192毫米,這是三一首創的,也就是192乘以182的矩形硅片大小,這個尺寸要比行業主流規格領先。”

記者忍不住“上手”,感慨“真薄”!

“這一張硅片比普通的A4紙還薄。用這種硅片制成的光伏面板,光電轉化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全國重要的煤電生產基地和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朔州和其他資源型城市境遇相似,如何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這幾年,朔州市著力引進一批綠色低碳重大轉型項目。2023年,世界500強企業三一集團入駐朔州低碳硅芯產業園,為該市的轉型發展帶來了新故事。

三一朔州單晶高效雙面雙玻組件。人民網 張超寧攝

三一朔州單晶高效雙面雙玻組件。人民網 張超寧攝

2023年5月8日達成合作意向,9月28日正式投產,10月6日首根單晶硅棒下線,三一朔州一期單晶硅項目從對接到正式投產運營僅用時148天。2023年12月9日,三一朔州二期超薄單晶硅片項目首刀硅片成功試產下線,項目從施工到試生產僅用28天。

這樣的“一流速度”,不僅彰顯了項目的高效率,更為朔州市的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

如今,三一朔州生產基地已形成了硅棒、硅片、高效光伏組件的垂直一體化光伏產業鏈。以此為基礎,5年內,朔州將把低碳硅芯產業園打造成國內重要的光伏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三一朔州硅片生產車間粘棒智能化生產線正在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三一朔州硅片生產車間粘棒智能化生產線正在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採訪的最后,三一朔州的工作人員帶記者看了一張藍圖,是其光伏全產業項目的平面布局圖。

三一朔州光伏全產業項目包括10GW單晶硅片、5GW組件及支架和數字化發電站全產業鏈的配套。建成后,三一硅能產業園整體佔地規模將超過1300畝,年產值超過150億元,實現單晶硅拉晶、切片、電池、組件等光伏全產業的自主研發和智能制造。朔州將成為三一硅能最大的垂直一體化制造基地,匯聚“風光無限”的新動能。(劉紅、馬立明、桑莉媛、麻潞、趙芳、盧鵬宇、董童、張超寧、馬夢迪)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