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進中國 | 振興村裡話振興

人民網“行進中國”山西調研採訪團
2025年06月19日08:36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如今的鄉村是什麼樣子?是錯落有致的民居,是遠山近水的風景,還是產業興旺的新氣象……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山西長治的振興小鎮,發現這裡正為鄉村圖景鋪陳出另一重鮮活注解。

在村史館二層,行進中國調研採訪團從一幅幅頗具年代感的手繪圖上,看到了振興小鎮的前身——關家村。畫裡山高石頭多的小山村,與記者下車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形成強烈反差。雖然正值管網改造項目施工,振興小鎮各條巷道都挖開了深渠,但絲毫沒有掩蓋鄉村的美感——碧樹掩映,別墅林立,庭院雅致。

無人機視角看振興小鎮。人民網 馬夢迪攝

振興小鎮靠著傳統資源起步,先后建立編織廠、糧食加工廠、建材廠等,傳統產業多點開花。2005年,振興集團公司成立,從此拉開了“以企帶村”建設新農村的序幕。

“要將過去那個破爛不堪的舊村庄,徹底改變為面貌一新的新農村。”2008年10月18日,全村整體搬遷進新建別墅式住宅和單元樓。搬遷后,關家村、郜則掌村、向陽村三村合一為振興村。振興村也如其村名所被賦予的美好寓意,走上振興路。

“上下兩層,有300多平方米,兩個兒子一人一套房。”今年73歲的張文虎說到自己的房子,不禁感嘆,萬萬沒想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

自然風光秀美,村庄環境干淨整潔,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再加上毗鄰河南安陽紅旗渠、焦作雲台山,與皇城相府、太行山大峽谷相距不遠,振興村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

於是,鄉村旅游的春風吹進太行山,振興村打造“振興小鎮”鄉村旅游品牌,將“康、養、學、閑、情、奇”六字“揉”進鄉村之間。從尋覓記憶中的鄉土味道開始,振興小鎮逐漸熱鬧起來。2018年振興小鎮成為國家4A級景區。也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稱振興村為“振興小鎮”。

振興小鎮農業科技體驗園。人民網 馬夢迪攝

隨著吃農家菜、住農家屋、購農產品、體驗農事活動等旅游項目的豐富,不僅讓游客感受到鄉村濃郁的煙火氣,還為本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平台和致富機會。

在村裡煤礦上班的袁燕飛在景區步行街開起了燒烤店。他白天在煤礦上班,晚上經營燒烤店,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2000元。

越來越多像袁燕飛一樣的年輕人選擇留在村裡。“現在出門只要一說是振興的,很多人都知道。”在振興學校任教的袁小雪,畢業后就在家門口工作、結婚生子,說起自己的家鄉,自豪感十足。

振興小鎮並沒有一味停留在“鄉味旅游”的標簽裡,而是不斷解鎖“新場景”,創設“新體驗”,將時尚與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連續八年舉辦“春節嘉年華”,端午節系列活動年年都有新主題,一年一度的根祖文化旅游節……通過舉辦各類節事活動,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形成“季季有看頭”的文化風景線。

振興小鎮元宇宙體驗館。人民網 馬夢迪攝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振興小鎮的“打開方式”又多了一種。在元宇宙體驗館,記者手扶杠杆,跟隨著動畫鏡頭來到“礦井之下”,開啟了一場礦洞探秘﹔在動感體驗區,騎上單車,感受速度與激情﹔正在研學的孩子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感受時空飛行……

振興小鎮還催生了美麗休閑經濟、文旅康養、教育培訓、智慧應用等鄉村新業態:在農文旅體康融合方面,構建“白天觀景、夜間沉浸”全天候旅游模式﹔打造中醫館、康養小院、格桑寨康養療愈中心等特色業態﹔建設“自然探秘館”“瓜樣世界館”“耕讀學堂館”“魚菜共生館”四大主題場館,吸引游客深度體驗農業科技魅力﹔借助5G+AR/VR技術打造沉浸式文旅項目,形成黨建考察學、培訓實操學、學生研學游、康養度假游、農業觀光游的“兩學三游”發展模式……

振興小鎮的振興路,還在不斷探索與延伸。(劉紅、馬立明、桑莉媛、麻潞、趙芳、武笑、盧鵬宇、董童、張超寧、馬夢迪)

點擊進入專題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武笑、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