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平台下沉 一線解決訴求
——潞城區政協黨建引領協商議事惠民生

“小區安上充電樁,既安全又便捷。沒想到通過協商議事真的給咱老百姓解決了實際問題。”6月19日,長治市潞城區潞華街道嬰城社區居民李瑛對區政協黨建引領協商議事惠民生工作贊不絕口。
近年來,潞城區政協堅持推動協商議事和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一樁樁民生實事落地見效,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去年9月,潞華街道嬰城社區的協商議事廳,接到社區居民反映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問題。政協專委會臨時黨支部立即啟動“四議工作法”,黨支部牽頭調研群眾需求、黨員委員對接相關職能部門、群眾代表參與討論方案細節。協商一致后,由社區與供電公司共同施工,短短半個月,小區的智能充電樁就安裝完畢。“政協的臨時黨支部效率確實很高,這麼快就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李瑛由衷地稱贊道。
潞城區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潞城區政協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按照“搭建平台、暢通渠道、服務為民”的工作思路,將黨建引領貫穿委員履職全過程。通過打造“一‘潞’有你來商量”協商品牌,構建起“1+8+N”三級聯動協商體系,即1個區級議事中心統籌指導,8個鄉鎮(街道)分中心精准對接,N個村(社區)平台、委員工作室、界別工作室等活力單元深入基層末梢,覆蓋城鄉、行業和委員個人的多元化履職平台網絡成形,實現了“大事全區議,中事鄉鎮商,小事村社辦”的格局。
在新華社區的“小小板凳會”上,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困難、提建議,政協委員、社區黨支部委員和網格員認真記錄著大家的意見,許多社區工作的方案和思路在大家的熱情參與中悄然形成。圍牆翻修、門禁安裝、健身設施完善、老年人照護……“‘小小板凳會’不僅為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也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促進了鄰裡關系的和諧。”社區居民賈雲平說,協商平台的下沉進一步拉近了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的關系,讓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潞城區政協廣泛搜集群眾意見,精准策劃開展了“委員群眾約定日”“周六便民小集市”等40余場常態化活動,推動50余件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同時,政協委員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專業,依托基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針對群眾關注度較高的社區治理、養老托育、農村產業和醫療教育等問題,累計開展1400余場小微協商,推動13個省域外項目落地生根。
“在黨建引領下,我們的三級聯動協商體系已經扎根群眾,成為聯系群眾、化解矛盾、凝聚共識的前沿陣地。”潞城區政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他們將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方向、協商暢通渠道的作用,體現出更多政協委員和基層干部的擔當作為。(記者黃川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