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不斷提升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和價值實現水平

雲岡石窟第13窟石窟本體三維模型數據集,可用於文物數字資源資產存檔管理、考古研究、文物監測、保護修復、文物展陳等場景,是文化遺產保護范式轉型,構建了“數據留存—知識產權管理—活化利用”的文物全生命周期保護體系,實現從“被動修復”到“主動存續”的跨越……試點開展以來,我省探索建立數據知識產權審查登記制度,高效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確權,推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使用,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服務山西數字經濟發展。
2023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山西等9個省(市)作為第二批數據知識產權試點。2024年1月,我省將“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寫入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並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組長的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專班,高標准、高規格推進試點工作落地見效。
按照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工作指引(試行)》要求,結合山西實際,我省出台了《山西省數據知識產權地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構建數據知識產權基礎制度方面,開展省內數據知識產權調查,推進山西數據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出台登記管理辦法﹔在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方面,建設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台,推進登記業務落地﹔在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方面,提升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証書司法效力,探索數據知識產權的司法認可,推進數據知識產權交易運用等。
2024年6月,省市場監管局、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數據局等10部門聯合出台《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共五章29條,對數據知識產權的登記申請、審查核准、變更、管理運用等作出規定。截至目前,全省數據知識產權已頒發登記証書50張。
2024年7月,山西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台在山西省政務服務網上線,並接入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知識產權全國統一制証系統。登記主體可以通過省政務服務網、省市場監管局官網、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官網等登錄平台,平台為登記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數據知識產權存証、登記、查詢一站式服務。
2024年底,省市場監管局與省文物局簽署了《推動文物數據資源和文化衍生品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擬分批選擇若干文化特色鮮明、文物和文化衍生品豐富、文化品牌產業發展成效較好的單位,開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合作試點。目前,我省已登記《雲岡石窟第13窟石窟本體三維模型數據集》《張壁古堡文物掃描數據》兩張文物數據登記証書﹔省文博集團已從全省大量文物數據資源中篩選了第一批40項重點文物數據,開始按照登記要求進行整理加工。
此外,省市場監管局還與省發展改革委、省文旅廳共同推進我省文旅行業的數據知識產權挖掘和登記﹔與省文物局共同探索古建及各類文物的數據知識產權保護方式﹔與省數據局等共同舉辦“數據要素×”山西分賽區大賽等。(記者孟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