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濕地生態密碼 織就和諧共生畫卷

2025年07月03日09:16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夏日的祁縣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裡水波蕩漾,綠意蔥蘢。濕地淺灘上,幾隻白琵鷺正低頭覓食,鴛鴦在水面自由游弋。近年來,祁縣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採取了多項有力措施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在河流中下游建成15公裡的生態緩沖帶,恢復800多畝濕地植被,科學配置沉水、浮水、挺水植物,營造深淺不一的水域和淺灘,為鳥類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公園還劃定了濕地生態保育區,嚴格限流,並通過智能監測設備和人工巡護,確保鳥類不受驚擾。

濕地公園作為陸地與水域間的生態過渡帶,是鳥類棲息繁衍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場所。對於鳥類而言,濕地公園憑借豐富的水生植物、淺灘濕地,成為候鳥遷徙路線上不可或缺的“能量補給站”,支撐著眾多珍稀鳥類種群的存續。同時,濕地公園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了從微生物、水生植物到哺乳動物的多元物種,形成復雜的食物網與生態鏈,其特有的水陸交互環境不僅促進物種間的基因交流,還具備強大的生態緩沖功能,能夠抵御氣候變化、環境問題等,為生物多樣性的穩定與演化構筑起堅實的生態屏障。

如今,隨著我省生態環境和汾河水質的持續改善,像祁縣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一樣,越來越多濕地公園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停歇地和補給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對環境敏感的鳥類前來安家。大天鵝在桑干河國家濕地公園的晨曦裡揮動白色羽翼掠過水面的畫面,讓人屏住呼吸﹔懷仁口泉河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我省第二批觀鳥打卡地,成為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成果的典型案例﹔太原汾河濕地公園出現的成群海鷗讓許多人感嘆:“在家門口就可以與海鷗同框。”

這些生動案例無一不表明著我省從優化生態環境入手,在全面修復保護自然生態方面所做的努力。三晉大地鳥類數據與記錄的不斷突破,背后更離不開我省在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方面的協同發力。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今遍地開花的濕地公園,在全面修復保護自然生態的同時,注重“不被打擾”的守護,最大限度地為野生動植物提供和諧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間,不僅成為重要的鳥類庇護所和生物多樣性熱點,也是集生態保護、生態旅游和生態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絕佳場所。(記者程國媛)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