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研究所研制的國內首條毫米波陶瓷器件封裝智能生產線,填補了我國混合集成電路智能封裝系統解決方案技術空白﹔
中電科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碳化硅晶圓缺陷檢測設備,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形成了6大類第三代半導體缺陷檢測設備,實現了關鍵核心裝備從“0”到“1”的突破﹔
……
強化省會擔當,太原市以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為統領,錨定“六地”發展定位,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產業基礎,以科技創新激發“新動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作為推動產業發展重點,圍繞六條優勢賽道部署創新鏈。
上行、下坡、轉彎、自動充電……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產品展廳內,一台智能巡檢機器人正在搭建的軌道上移動,模擬煤礦井下巡檢的場景。“巡檢機器人承載了多種傳感器技術,包括紅外熱圖像技術,視頻、音頻、氣體檢測等感知識別技術,能對發生的異常工況通過模型識別、AI分析進行異常報警,代替了井下巡檢作業過程中原先需要通過人工做的檢查。”公司總經理高波介紹道。
在智慧礦山領域,科達自控CPS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覆蓋煤礦智能化的一體化管控平台、礦用無線通信、視頻AI分析系統、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系統、全礦井信息安全管理系統以及煤礦生產“採、掘、運、提、排、通、洗選”等各關鍵環節的無人值守系統。“這些產品能將煤礦工人從惡劣或危險的環境中解放出來,還能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能耗、減少排放。”該公司董事長付國軍說。6月27日,科達自控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受讓海圖科技2550萬股股份,佔海圖科技股本總額的比例為51%,作價2.091億元。科達自控通過此次並購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提升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太原市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空經濟、新能源、文旅經濟”六條優勢賽道部署創新鏈,支持重點企業聯合國內外創新資源,破解技術難題。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71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突破行業關鍵技術難題150余個,獲得知識產權300余件,關鍵技術成果轉化為新產品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億余元。
——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內,中央展台上擺放著由紅、藍、綠三色組成的巨型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模型,四周的玻璃櫃內展示著各式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產品,從醫療器械到功能性護膚品,再到醫療生物新材料……令人目不暇接。
錦波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全國領先,研發的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於2021年6月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成為我國首個採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備的三類醫療器械。“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構建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完整版圖。同時,不斷拓展婦科、泌尿科、皮膚科、骨科等多場景應用,為人體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高效的健康解決方案。”該公司董事長楊霞說。
作為我省合成生物產業鏈“鏈主”企業,錦波生物正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鏈成群,協同發展。目前,太原市已初步形成以錦波生物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基礎研究與產業化為特色,以太原藥業、立業制藥等化學藥企,和仁堂、仁源堂等中醫藥企為支撐,以山西省功能蛋白技術中心、功能蛋白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為保障的產業格局。
“鏈”上發力布局新產業。太原市通過持續深化“政府+園區+鏈主”招商模式,全力構建“1233”重點產業鏈體系,目前已完成95戶鏈上企業遴選認定,全市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企業177戶,產業鏈企業營收在全省佔比達20%以上。
——持續加大科技創新保障投入力度,創新驅動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支柱。太原市設立信創產業基金,重點投向半導體材料、AI算法等環節,同時提供企業數字化轉型最高500萬元補貼。通過“鏈長制”與“鏈主”企業聯動,形成以百信、爍科晶體、雲時代為核心的“硬科技+軟生態”雙輪驅動格局,帶動上下游超100家配套企業形成生態閉環,在國產化芯片材料、信創硬件、智慧礦山等領域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2606家,高新技術企業2150家,在全省佔比50%以上﹔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6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85個﹔構建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常態化開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與企業供需對接﹔建設太原科技大市場,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務,2024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28億元,比上年度增長23%。
如今,太原市正以制造業振興為主攻方向,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建設發展均衡、優勢突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城市。(記者丁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