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山西“十四五”林草改革發展交出亮眼答卷

森林覆蓋率提升 華北豹種群數量全國居首

2025年08月19日09:09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8月15日,在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省林草局舉辦踐行“兩山論”暨“十四五”山西林草改革發展成果新聞通氣會,從國土綠化到資源保護,從生物多樣性守護到綠色產業振興,全方位集中介紹了我省“十四五”期間林草生態建設豐碩成果。

法律法規的實施成為生態保護的“定盤星”。全省設立4.09萬名林長,6個省級總林長令層層壓實責任,“林長+檢察長”等聯動模式在全國推廣,讓每一片山林都有了專屬守護者。《山西省濕地保護條例》《山西省禁牧輪牧休牧條例》等法規的頒布實施,為林草生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律與政策支撐。

國土綠化的“山西速度”不斷刷新紀錄。“十四五”以來,全省完成營造林2100萬畝,2021—2023年人工造林面積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前列,沿黃19縣(市)和省直林局經營范圍內實現基本綠化,森林覆蓋率提升至22.22%,超額完成增長目標。布局實施太行山呂梁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高位推動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讓荒山披綠、溝壑生金。同步開展每年100萬畝未成林封育保護和100萬畝森林撫育,治理360多萬畝退化草原,洪洞縣汾河濕地晉級國家重要濕地,實現“零”的突破。同時,“十四五”防沙治沙任務提前完成,在晉北古長城沿線筑起堅實防風固沙屏障,使我省防沙治沙考核連續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成為生態向好的生動注腳。我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不斷完善,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274處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88%的野生動物種群和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護。“省鳥”褐馬雞種群數量達19000隻,華北豹種群數量穩居全國首位,珍稀瀕危物種分布區域和種群數量穩步增長。僅2024年就有5種新記錄野生植物、4種新記錄野生動物。

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讓生態紅利惠及民生。全省1800萬畝干果經濟林、647萬畝林下經濟、11.78萬畝花卉產業,構建起多元富民體系。打造111家國家森林康養試點和10條精品旅游線路,讓“黃河、長城、太行”的生態之美轉化為發展優勢。2024年全省林草產值達715.72億元,“十四五”以來年均增速超6%,實現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良性循環。

改革創新是林草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我省率先出台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省級實施方案,以省總林長令推動改革成為全國首創﹔3.17億畝森林保險參保面積提供3181.58億元風險保障,賠付2.61億元,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更讓生態保護有了堅實后盾。

“今后,我們將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在國土綠化、資源保護、產業振興的道路上持續發力,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山西圖景,在三晉大地上徐徐鋪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貢獻更多林草力量。”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武耀文表示。(記者張麗媛)

(責編:段思齊、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