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晉城:從生態“底色”到發展“亮色”
一條路,讓曾經的深山不再遠。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晉城段蜿蜒起伏,串聯起九成以上的景區景點,編織出一張“快進慢游”的交通網絡。
一張網,連通繁華都市與寧靜鄉間。15個特色旅游小鎮、16個明清古堡群、“百村百院”項目如珠玉散落,娓娓道出一方水土的故事。
這裡是山西晉城,南太行人文與自然精華的集中展示區,人、景、城交融的康養勝地。

游客在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游覽。陳斌攝
觀山水,也享人文
太行、太岳、中條三山在這裡相遇,沁河、丹河如兩條玉帶穿行其間。
這片土地不僅風光靈秀,也承載著綿長的人文記憶。抗戰時期,詞作家桂濤聲在陵川寫下不朽的贊歌《在太行山上》﹔沁河岸邊的尉遲村,人民作家趙樹理從這裡走出。
走進群山深處,7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古村落星羅棋布,沁河流域分布的117座古城堡和15萬間明清古建筑,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致。

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庄村有眾多古堡古建。趙瑞攝
陽城縣潤城鎮上庄村的“天官王府”,是沁河古堡群的一處典型代表。這裡完整保存著元、明、清至民國的官宅民居,格局完整,脈絡清晰。“因在此居住的明代吏部尚書王國光官居天官,后人便將這座數代營建的建筑群稱為‘天官王府’。”潤城鎮文化旅游站站長王晉強如數家珍。
沿太行一號旅游公路走晉城,路邊看似尋常的村落裡,也常藏著與古建不期而遇的驚喜。
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村裡的炎帝古中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元代無梁殿保存完好,其木質藻井以斗拱層層懸挑,歷經七百年風雨依然穩固。

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炎帝古中廟元代無梁殿木質藻井。王劍攝
去年,中廟村對村裡的44處明清古院落實施保護性修繕,打造“八坊三十六院”文旅項目。如今走進村裡,香坊裡藥香裊裊,酒坊中酒曲飄香,游客不僅能欣賞古建之美,還能體驗制香、釀酒等技藝。

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游客可體驗傳統制香。焦搏文攝
“我們打造研學課堂,讓年輕人不僅‘看得見’,更能‘願意學’,在親身體驗中走近這些傳統技藝。”神農鎮中廟村黨支部書記李濤說。
如今,隨著老作坊重煥生機,這些扎根鄉土的老手藝,也乘著文旅康養的東風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讓更多人得以看見其美,愛上其魂。
飽眼福,也飽口福
夜幕降臨,晉城市司徒小鎮卻愈加熱鬧。
入秋夜寒,觀眾裹緊外套、哈著白氣,翹首以待每晚的《千年鐵魂》打鐵花表演。
鐵水潑向夜空,如星雨傾瀉,萬點金光綻作“鐵樹銀花”,引得觀眾席驚嘆連連“不虛此行!”“獨屬於中國人的浪漫!”“真是視覺盛宴!”表演結束,游客仍流連忘返。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司徒小鎮接待游客12.2萬人次,由村民自編自導的打鐵花表演成為“流量密碼”。

游客在司徒小鎮觀看打鐵花表演。陳斌攝
鐵花落幕,沿著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一路盤旋,當看到路邊閃過“中國茱萸灣”的字樣時,陽城縣蟒河鎮就在眼前了。山野間,一顆顆似紅寶石的果實,是藥食同源的康養佳品。
“蟒河鎮有‘山萸之鄉’的美譽,看這紅艷艷、水靈靈的果子,就是山茱萸。”產業園裡,陽城縣蟒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原春苗揪下一顆放進嘴裡。
“入口微苦,仔細品品,又有一種回甘。”原春苗介紹,“山茱萸貴在它的藥性,過去村民採摘后主要賣給藥廠,現在村裡打通產業鏈,研發出山茱萸酒、山茱萸果汁、山茱萸面膜等產品,讓小紅果走進百姓家。”

晉城市陽城縣蟒河鎮,茱萸果綴滿枝頭。焦搏文攝
春賞黃花,秋觀紅果。如今,山茱萸不僅是藥材,更成為連接文旅與康養的紐帶。2020年,國內首座山茱萸主題博物館落戶蟒河鎮,許多游客游覽完蟒河風景區后,都會順道來這裡,開啟一段更深度的文化體驗。
南太行的靈秀山水,在晉城孕育出750多種道地中藥材和100多種小雜糧,陽城山茱萸、陵川潞黨參、澤州黃小米、沁水蜂蜜、高平黃梨……豐富的物產成為許多游客“可以品味的幸福”,也讓晉城康養之旅更多了一分滋味。
住得下,更住得好
晉城市陵川縣,太行山南麓的綠色腹地,這個人口不足20萬的小縣城,今年上半年僅“過夜游”游客就已突破120萬人次,熱門民宿在暑期常常“一房難求”。
“我們把‘住’與‘景’拉得很近,出門便是景,民宿也在景中。”陵川縣丈河村黨支部書記石愛國道出村裡民宿的吸引力。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81.7%,夏季涼爽宜人,50孔窯洞民宿依山而建,推門即見潺潺流水。

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丈河村打造的特色窯洞民宿。趙瑞攝
好山水呼喚著山外人。每年進入七月天氣剛剛轉熱,許多河南游客便舉家自駕到丈河村避暑。丈河村一年接待的游客中河南游客能佔到85%以上。村裡干脆打出標語:“河南人山上的老家,歡迎回來避暑。”新鄉、焦作的不少客人,正是被這句話吸引,專程前來體驗。
山水之外,厚重的明清大院,也成為康養住宿的新選擇。
走進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打鐵聲猶在耳畔,“煤鐵之鄉”“九州針都”的繁盛,凝結在明清建筑群中。

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當地自古冶鐵業發達,村民向游客展示傳統冶鐵技術。陳斌攝
2021年以來,“陽阿清居”“及第高屋”等一批由古院落改造的精品民宿陸續迎客,讓游客不僅能“看歷史”,更能“住下來、慢下來、放鬆身心。”
旺季過后,淡季如何破局?
“讓外地人長住,本地人住常。”陽阿清居總經理王惠芳有自己的心得。

位於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古鎮的陽阿清居民宿。趙瑞攝
古鎮民宿瞄准“候鳥老人”,推出旅居服務,吃住、導游、車輛一站式安排,讓游客住得下、玩得好。
本地人的婚宴、家宴也重回這些老院,通過給予優惠和定制服務,更多古院融入現代生活。人氣聚起來了,民宿四季溫暖,淡季不淡。
王惠芳感慨:“老院有底蘊,運營聚人氣,我們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走進晉城,赴一場康養之旅,是身心的療愈,是人文的品讀,更是在山水院落間,尋回生活本來的節奏。
康養,到晉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