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入黃河 山西“十四五”生態治理見實效
人民網太原11月10日電 (記者武笑)“集中攻堅‘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黃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從2020年的66.7%提升到2024年的91.5%,黃河干流(山西段)連續3年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汾河入黃河口2024年首次達到Ⅲ類水質,呈現出鷗鷺齊飛的美景。”11月10日,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舉行。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山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這份成績的背后,是山西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使命的堅定踐行。“十四五”以來,山西堅定扛牢使命、強化責任擔當,成立由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雙組長的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系統謀劃、高位推動各項工作。政策層面,山西先后制定出台1個總體規劃、21個專項和區域規劃、30余個配套政策文件,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維度構建起完整的政策體系﹔省際協同層面,積極推動簽訂黃河流域晉陝蒙、豫晉陝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建立起保護責任共擔、流域上下游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治理格局,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在筑牢生態屏障的具體實踐中,山西聚焦黃河干流流經區域的生態治理痛點,持續發力攻堅。山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陳磊介紹,山西深入開展黃河干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十四五”以來已修復治理歷史遺留礦山1.07萬公頃,同時加快推動水土流失治理,讓全省水土保持率從2020年的62.38%提高到2024年的65.51%,生態基底不斷夯實。
與此同時,山西始終將水資源作為生態保護的最大剛性約束,統籌供水保障與節水降耗雙向發力。一方面全力提升供水能力,推動古賢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等省級水網工程,預計全省總供水能力可達97.6億立方米,省級水網覆蓋率達86.3%﹔另一方面嚴格管控用水總量,統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2024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0.5%、9%以上。憑借扎實的水資源管理成效,山西在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首次獲評優秀等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