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傲霜枝 菊色滿晉陽(一朵花讀懂一座城)
![]() |
圖①:游客在花棚內採摘菊花。 |
![]() |
今年舉辦的晉祠菊花文化展,吸引游客前來觀賞。 |
賞花
一夜新霜著瓦輕,
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
金粟初開曉更清。
——《詠菊》唐·白居易
每年9、10月份,山西太原城市街頭開滿菊花,一叢叢,一簇簇,或抱團如球,或垂絲如瀑,大可盈尺,小則如錢,繽紛絢爛。
菊花是我國原產名花,已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太原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地理、氣候等條件均適宜菊花生長。“九月裡菊花家家有”,一首民歌《十二月採花》,唱出當地人對菊花的喜愛。為何花中偏愛菊?蘇軾的名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或許可以回答——菊花凌霜而立的風骨,映照著太原的城市精神。
菊蕊獨盈枝
一種品格,綿延不絕
菊花象征堅韌不拔、剛直高潔的品格,與梅、蘭、竹並稱“四君子”。《禮記》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菊花隱逸高潔、堅韌不屈的品格,不僅體現在詩詞、繪畫等藝術形式中,也融進中國人的生活哲學和精神追求中,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太原古稱晉陽,有2500多年建城史,自古就是北方戰略要地和軍事重鎮。從這裡走出的明清晉商以誠信經營聞名,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文化﹔如今,當地持續努力推動產業轉型,堅韌品格已深深融入城市發展。
早在乾隆年間,太原晉祠一帶種菊者甚多、品種豐富,並有賞菊會、品菊花酒等活動。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太原各大公園持續舉辦菊花展,賞菊成為市民的秋季文化盛事。
1984年,太原啟動了市花征集評選工作,前期提出9個候選花種。經過近3年廣泛征求意見、專家論証和群眾投票,菊花脫穎而出。1987年,太原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正式確定菊花為太原市市花。
行走城市街頭,常常可見菊花元素。菊花彩繪、雕刻與古建韻味相融,寄托祈求長壽與吉祥的美好心願﹔“菊花巷”等地名以花為名,延續城市記憶。菊花在城市綠化美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早已融入太原人的日常生活:金絲皇菊烘干后泡制的茶湯清香回甘,搭配枸杞、陳皮可制成養生飲品﹔在傳統美食羊湯中加入菊花,飽含藥食同源的養生智慧。
與菊歲歲新
一個花展,煥發新生
太原舉辦的菊花展,今年已是第三十五屆。
作為今年菊花展的主會場,太原雙塔公園在主道路和中心廣場布置了11組立體景觀花壇,展出精品菊、懸崖菊、花園小菊等各類花卉50余萬盆(株),游客在精美的仿古建筑群中移步換景,悠然愜意。花展期間,公園舉辦戲曲展演、漢服巡游等系列文化活動,日均接待游客6萬人次。
2021年以來,每年花展結束后,雙塔公園便將花展中的盆栽菊花移植到公園裡,打造兒童友好花徑。太原市公園服務中心(雙塔公園)主任蘭鵬海表示,移植菊花不僅豐富了公園的園林景觀,打造了更多樣的觀景體驗,還節約了成本,獲得市民游客的廣泛好評。
菊花展的分會場也各具特色——晉祠園林中心推出菊花文化歷史特展,將菊花文化融入古城歷史﹔迎澤公園澤眾書院舉辦插花藝術與組合盆栽競賽展覽,菊花與建筑、繪畫相融合,藝術氛圍濃厚﹔太原植物園突破傳統菊展色調,引入高飽和度的橙、粉、紫、藍等彩色菊花,搭配互動裝置與景觀小品,頗受親子家庭和年輕游客歡迎。
太原菊花展始於1955年。70年來,菊花展規模日益擴大,辦展模式推陳出新,從室內到室外,從單個場地到多會場聯動,從單純的花卉展覽演變為集園林觀賞、文化休閑於一體,成為太原的一張文旅名片。
融合潮流元素,菊花展的觀眾也逐漸擴展至年輕一代。賞菊、拍菊、養菊,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文化風尚。一名大學生在打卡今年菊花展后留言:“高秋迎盛會,與菊歲歲新。菊花原生中華,花開花落幾千年,喚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血脈。”
採菊東籬下
一項產業,多彩綻放
太原菊花展的部分菊花,來自當地的園藝公司。山西梅芝園藝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培育了10萬余盆菊花,“汴梁京桂”“春日劍山”“金龍騰雲”等品種花型蓬大,色彩絢麗,成為菊花展的明星展品。
進入11月,氣溫降低,菊花季即將進入尾聲。在位於太原市晉陽堡村的梅芝花卉產業科技園,十幾名花農在田間忙碌不停。“眼下要挑選生長健壯、花型漂亮的優質母株,為來年菊花培育做准備。”梅芝園藝董事長鄭梅芝介紹,公司從北京、河南等地引進了1000多個菊花優良品種,經過篩選留下400余個進行培育推廣。
除培育菊花外,當地園藝公司還提供種苗銷售和技術指導等服務,帶動當地農民從事花卉行業。“菊花育苗、管護、採摘等工作用工需求大。”鄭梅芝說,每年直接帶動30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此外,當地還研發菊花茶,打造菊花宴,在菊花盛花期推出採摘、插花、研學等豐富活動,最多時每天可吸引近萬名游客。
菊花產業發展離不開種質資源培育和栽種技術創新。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園林系教授呂晉慧與菊花打了20余年交道,主要進行菊花開花機理、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等研究。
“現代人對觀賞菊花型花色的需求越來越多。菊花種植大有學問,還有很多難題需要研究解決。”呂晉慧說,近些年,她和團隊成員陸續培養了若干抗倒伏菊花品種、抗連作障礙品種和茶用、食用菊花品種,當前正在進行觀賞菊育種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多有市場競爭力的新品種,為太原乃至山西的菊花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花箋
太原·菊花
菊花,原產中國,菊科菊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莖直立,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卵形至披針形,長5至15厘米。頭狀花序,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
菊花喜涼爽氣候和充足光照,耐旱、耐寒,忌蔭蔽、忌積澇,花期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集中在9月至11月。菊花是秋季重要觀賞花卉,也是藥食同源植物,特定品種可供飲用、藥用或作為蔬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緩解眼疲勞等功能。
資料來源:山西農業大學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9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