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启动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启动
  •  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 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
  • “晋享清凉 活力一夏”“晋享清凉 活力一夏”
  • 太原市钟楼街夜景太原市钟楼街夜景
  • 悬空寺悬空寺
  •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
  •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
  •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 洪洞大槐树洪洞大槐树
  • 王莽岭·日出 王莽岭·日出
  • 旅游满意在山西标准体系发布

    “旅游满意在山西”标准体系是推动全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产品业态、服务设施、旅游品质等系统性、多维度完善提升的重要基础工作,旨在充分发挥标准体系作用,有力推进“人人善待游客、全社会服务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环境建设,提升山西省旅游标准水平,引导山西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西
  • 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启动

    以“数智赋能晋见中国”为主题的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大会聚焦数字赋能文旅发展,围绕深化数字化场景应用、沉浸式数字化体验、文旅大数据价值化等,旨在探索开启数字时代文旅品牌的创新之路,推动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品牌知名度。

  • 旅游满意在山西 诗与远方牵手前行

    “‘旅游满意在山西’不能成为一个口号,而应是一个目标,最终成为游客的评价。”

    山西文旅系统从文化建设、旅游经济、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做好十一大重点及主要任务,共同营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会服务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 山西省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旅游是一场双向奔赴,不仅是游客与景点的美丽之约,更是服务与体验的良好互动。

    山西省将着力营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会服务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环境,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 “晋”其所长 添彩美好生活

    7月26日至28日,以“旅游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太原举行。

    有古礼迎宾的体验、有友好山西的倡议、有诗意山西的展演,有植物奇妙研学游、有千人唱响锦绣城……一系列精心策划、精彩呈现的活动,为广大游客献上一场文旅飘香的饕餮盛宴。

  • 听,康养产业发展的山西声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早在一千多年前,陶渊明便勾勒出一幅美好田园生活画卷,并成为后世孜孜以求的精神原乡。而如今,寻一“养生福地”,去体味古人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的美妙,遥指处,必有山西,何也?

    答曰:胜在环境天成,好在食源多样,长在药材道地,优在人文浸润。

  • 十一项任务 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山西省文旅厅将锚定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总目标,聚焦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文旅业高质量发展,从文化建设、旅游经济、保障能力三个方面,做好十一大重点及主要任务,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

  • 听,康养产业发展的山西声音

    晋城,就像点缀其中的耀眼明珠,引人瞩目。三山环绕、两河相拥,地处负氧离子富集层,森林覆盖率42%以上,年平均气温7℃—12℃,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

    借此,晋城成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也为全省“打造高水平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出优秀样板。

  • 康养山西 蓄势腾飞正当时

    气候宜居,文化深厚,区位优越,膳食丰富,山西,发展康养产业正逢其时、前景广阔。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正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用好比较优势,坚持文旅和康养深度融合,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晋商文化
重大活动
  • 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启动

    一场有山水、有情义、有传承、有烟火、有生机的文艺演出盛大亮相,彰显了“旅游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演绎山西的千年历史和人文韵美,展现大美山西,共绘锦绣太原。

  • 山西运城第35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

    相聚关公故里,共沐忠义雄风。主题为“传承关公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山西运城第35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开幕。本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为期3天。

  • 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

    位于汾河岸畔的临汾九州广场光影交错、如诗如画,第六届尧都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此举行。活动持续至9月27日,与会嘉宾将齐聚尧都,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鉴中华文化之美,共谋文化传承创新,共促文明交流互鉴。

  • “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启动

    “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启动,并推出3条主题线路及一条8日游“重走西游土木华章山西古建自驾游线路”;发布了“天命人集结令”,邀请《黑神话:悟空》首批通关者免费体验“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线路,一起来山西赏古建、品美食。

非遗
  • 与非遗面塑见一面
  • 幸福生活 “锦”上来
  • 山西太原:与非遗面塑见一面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闻喜花馍、岚县面塑、定襄面塑、阳城焙面面塑、新绛面塑......

    在山西太原举办的中国面塑艺术展上,来自山西各地市的数百件代表性特色花馍作品悉数亮相,同时以绘本的形式,讲述沿黄九省(区)各具特色的面塑技艺、风格特点及传承故事等。

    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既有传统风格的作品,更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发展、吸引年轻人关注的创新作品,向观众全面展示面塑技艺在守正创新中的发展,展现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国面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 独“锔”匠心 非遗技艺让残瓷重生起来

    “锔盆儿、锔碗儿、锔大缸……”锔瓷技艺积淀着岁月的沧桑,透着古朴的韵味,成为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项技艺已渐失传。而如今,锔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在山西太原就有一位默默传承着这门古老手艺的能工巧匠——太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瓷代表性传承人郭智军。他埋头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使破碎的瓷器重生并焕发新的光彩。

    伴随着敲敲打打的声音,郭智军的修复动作非常娴熟,经过捧瓷、对缝、细绳绑定、绞铜做钉、定点钻孔、锔钉、抛光等十余道工序,破碎的瓷器重获新生。

  • 齐聚一堂话传承 非遗文化美“出圈”

    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黄河非遗大展上,沿黄九省(区)的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汇聚于此。

    走进展区,就像走进非遗博物馆,黄河流域非遗的农耕传统与民俗风情,“活”而“潮”地呈现,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丰硕成果,尽在展示和体验里。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山西省有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山西非遗美食展区内,头脑、油糕、羊杂汤、麻花、烙饼、元宵等美食现场制作,可现场品尝,纯正的味道引来观众啧啧赞叹。

  • 【寻“美”交城】幸福生活 “锦”上来

    流光溢彩堆似锦,姹紫嫣红绣如春;固若国画名瑰宝,软若浮雕赛彩霞。

    在一张长条桌前,三四名妇女并排而坐。画、剪、刻、剔、挑、编、割、刮、缝、贴……随着一道道工序得完成,手中棕色的绸缎变身黄土高原的民居。

    堆绫是吕梁交城地域性传统美术,以表现花卉静物见长,色彩艳丽、维妙维肖。“堆绫,又叫堆锦、堆花,一个字代表了其技艺手法,一个字代表了其制作材料。”在一所名叫“臻品阁”的工作室内,交城堆绫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正带着学员们赶制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