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之都 魅力襄汾

樱桃红了 果农乐了
3 /6

樱桃红了 果农乐了

小小冬枣树 富民大产业
3 /6

小小冬枣树 富民大产业

柿饼飘香致富路
3 /6

柿饼飘香致富路

"农"墨重彩 绘就乡村好"丰"景

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特色产业,遍布山乡田野,鼓起农民“钱袋子”;美丽乡村,环境干净整洁,农民生活质量步步提升。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襄汾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

放眼广袤田畴,农民身影忙碌,农机隆隆作响。襄汾县隶属于山西临汾市,是山西省农业大县、粮食大县。今年,全县120万亩粮食作物长势旺盛,四野清新。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种地挑上了“金扁担”,“农”墨重彩下,这片土地上处处律动着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劲脉搏。

印象襄汾

多彩秋景惹人醉 康养小镇迎客来

  • 襄汾县荷花小镇内秋色渐浓,美景迷人。荷塘、景观、步道、绿植、古建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吸引众多游客置身其中赏秋景,度周末。近年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荷花小镇以生态为底色、温泉为特色,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建设康养基地,逐步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医疗康养、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

襄汾关村故事多

  • 走进关村,耳畔不禁回响起几句歌词:“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当然,随着旋律飞出歌喉的,不再是“小城故事多”,而是“关村故事多”。

    关村,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的一个普通村庄。远望村庄,坐落在绿色田园上;近看屋舍,交织在一片花园里。

乡村振兴

魅力襄汾

寻根

襄汾,位于山西省南部,国土面积1034平方公里,人口50万。东有崇山巍峨,西凭姑射耸峙,汾水穿流其间。地厚水肥,山河形胜,是中华文化的根祖之地。10万年前,现代黄种人的祖先——丁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4300多年前,帝尧定都陶寺,观天授时,“垂衣裳而天下治”,诞生了本初中国,开启了后世华夏的礼制、天文、建筑规制、法治和教育先河,形成了绵延5000多年中华文化的直根、主根。

这条中华文化的主根,在襄汾大地土厚根深,绵延不绝。公元前668年,晋献公迁都于襄汾赵康,史称“故绛”。书写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辉煌篇章。隋唐时期,尉迟敬德分封于今天的襄汾汾城,千年古镇,建筑精美,它反映了古代县城规划布局的特点,成为晋南乃至北方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明代以降,我国历史记载的第一家票号——乾德宝钱庄诞生在这里,以南高刘家、北柴王家、赵康尉家、南赵杨家、丁村丁家为代表的太平商帮,农商兼顾、耕读传家,积累了大量财富,相继构建起了一座座高堂华屋。如今的丁村,仍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着40多座院落,成为中国北方民居的活化石。

这条中华文化的主根,孕育出襄汾辈辈英才,灿烂文化。赵国名将李牧、汉代名相张良、隋代大儒王通、元曲大家郑光祖、山西电力工业的创始人刘笃敬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起源于西周的跑鼓车、产生于汉代的平阳麻笺制作技艺、发端于唐代的天塔狮舞,久负盛名的晋作家具制作技艺,历经岁月的风华,依然传承有人,魅力无限。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019处,其中,国家级7处。各类馆藏文物达到4000多件。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的项目达到82项。文化价值和保存数量在全国县级区域首屈一指。 

寻缘

千年风华,机缘永续。如今的襄汾,依然物华天宝、衢通九州。探明煤炭储量28亿吨,铁矿资源量3000万吨,是全国最适宜生产铸造生铁的地区之一。石膏矿资源量3.71亿吨,占国土面积的28%。白云石、金、银、铜等矿种富集。大运高速、南同蒲铁路、大西高铁纵贯南北,晋韩高速、青兰高速横跨东西。县城距离太原、西安空港200多公里,距离运城空港100公里,距离临汾空港30公里,距离侯马海关和国际陆港保税区30公里。借助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襄汾,融入太原、西安两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中西的重要经济支点。

如今的襄汾,是山西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地黄药材营销基地、华北最大的三樱椒种植基地。形成了尧京葡萄、官滩红枣等一大批省级、国家级农业品牌。如今的襄汾,是山西工业大县。全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采选、冶炼、焦炭、煤化工、铸造、水泥、发电等产业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发展链条。焦炭产能760万吨,化产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650万吨,水泥产能550万吨,铸件产能65万吨。汽车零部件、健身器材、工业缝纫机体、厚壁合金管等产品部分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如今的襄汾,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燕村荷花温泉景区,成为人们赏荷、休闲养生的好去处;龙澍峪旅游景区,打造出晋南仙山、祈福圣地;东岭滑雪场、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吸引着“背包客”们的目光,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落户这里。生态游、休闲游、乡村游等旅游新业态正在形成。 如今的襄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金融、通讯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正在成为临汾“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寻梦

圆梦之路,商机无限。襄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部产业转移、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机遇,深入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和市委“三四五”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基地、新型工业强县、帝尧文化之都、宜居宜业新区建设,向着着力构建富裕襄汾、文化襄汾、法治襄汾、绿色襄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发。一个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带动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蓝图正在打开。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冶金配件、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精细煤化工,走高端化、规模化发展道路。现代服务产业园,两大版块虚位以待。电子商务版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食品加工、医药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创意版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民俗体验旅游、养老服务及健康休闲等现代服务产业,建设临汾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和提升幸福指数的“南花园”。

开发推动开放,开放带动发展。襄汾,打造尧舜之都,重现“最早中国 ”,打造文化丁村构建人类进化长廊,打造千年古镇再现太平名邑。“一都、一城、一村” 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正在形成,蕴藏在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富矿”迎来前所未有的“开采”机遇。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襄汾,坚持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实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制、首问负责制;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力为所有客商投资兴业提供良好服务。50万勤劳智慧的帝尧后裔,敞开怀抱,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在这块“中国”诞生的地方投资创业,逐梦未来。

2 / 7
  • 1
  • 2
  • 3

图说襄汾

奋进襄汾

襄汾打造“政务服务”品牌

“您好,您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请在法定时限内及时办理许可延期……”近日,襄汾县10多家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企业相继接到该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提醒。襄汾县长顺运输有限公司张全通感慨:“现在开运输公司,不仅审批手续办得快,服务还这么周到,专门打电话发短信提醒,服务到我们企业的心坎上了!”

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搞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时近年末,山西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正在襄汾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开办企业的手续办理,是检验一个地方政务服务水平的“试金石”。襄汾县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实现登记注册、出具清税证明、公章刻制、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等业务集中办理;为新设立企业提供一次免费刻制公章服务;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企业集团登记和分公司备案,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分文不花,半天功夫不到就能开办一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