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前印发实施《关于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了2025年、2030年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2.6亿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97.6亿立方米,初步构建现代水网格局;到2030年,治水兴水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形成与山西省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山西境内水库共611座,总库容70.92亿立方米。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山西省编制出台《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程定额标准》,明确维修养护工程安排依据;规定了小水库年度维修养护最低经费标准;明确了水库维修养护经费来源。同时,省水利厅还将对水库的防洪功能部分给予工程运行管护资金补助,进一步提升水库工程设施维养保障水平。
千载一时,时不我待。为加快实现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侯马着力在增投入、建机制、谋创新、求实效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资金政策、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拓宽保障渠道,相关职能部门挂图作战、加快进度督办,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河流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省水利厅大力推动“十四五”全省水利“1351”工作部署深入开展,有效应对汾河流域50多年来最大的洪水,统筹推进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治水兴水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水综改”不断深化,不断完善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的治水兴水体系;山西水网“大动脉”提质升级。
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工程是山西现代水网“第一横”(朔州至大同线)的骨干工程,也是大同市级现代水网“三横四纵”的重要节点工程,对支撑晋北区域经济发展新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生产及生活用水、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京津冀上游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者们通过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张贴主题海报,悬挂宣传条幅,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结合水利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向过往行人讲述山西省水利标准化工作成果以及标准化的基本常识,重点宣传了2023年新发布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扩大了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为庆祝国庆节,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省水利发展中心举办象棋、双升比赛,充分展现了中心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心聚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全省水利“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忻滹沱河供水工程芝郡泵站工地(忻府区)举行。今年“质量月”活动期间,将紧扣“增强质量意识,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我省水利建设实际,全面实施“1334”工作,即:“举办一个仪式、落实三项整治、开展三项活动、出台四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