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紧基层疫情防控警戒线

2020年06月24日07:14  来源:山西日报
 

连日来,全省各地城乡社区保持外防输入戒备状态,守住内防反弹工作底线,强化防控网格化管理,严格重点人员排查和社区管理工作,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严排严查 疫情防控有“术”

6月17日晚10时许,当不少人已准备歇息时,忻州市忻府区公园东街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19个小区的物业经理、网格长们仍在进行走访摸排工作。

“丁零零……”电话铃声一响,统计员郝晶立即接起电话:“赵经理,您好!今天的摸排情况怎样?”郝晶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排查登记表上记录着……

“今年正月第一次入户排查,我们就要求辖区的物业经理和网格长们,要将所负责辖区住户的情况铭记于心。所以,这次开启新一轮摸排工作时,我们的物业经理和网格长们非常给力——小区是否有外地返忻人员,从哪里返忻,什么时候返忻,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他们迅速汇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忻府区公园东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卯生告诉记者,只有做到心中有数,疫情防控才有“术”。

公园东街社区共有22个小区、常住人口19567人。王卯生说,6月16日,忻府区长征街道办事处召开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后,他们就迅速响应,一方面利用微信群、电子屏等媒介方式宣传,将有关内容整理制作成“通知”,张贴在社区进出口、楼栋门口的醒目位置,同时在小区门口为过往的居民发放,严格进行排查登记。另一方面提示有高风险区人员接触史的居民按照要求配合筛查,提醒居民注意卫生、避免聚集、科学防疫,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此外,该社区组建了一支消杀小分队,对辖区楼院、街道、经营场所等进行开窗通风消毒,为居民营造安全卫生的环境。

“社区防控责任重大,更需要把大事做实,小事做好,细微之事做精,筑牢疫情防线,为居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守护。”王卯生说。

群策群力 摸排宣传得力

6月17日的早上,晨光熹微,眼里布满血丝的介休市北关街道水门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青梅再次召集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党员、居民党员代表召开社区临时党支部会议。

“疫情防控,重在基层。咱社区常住人口2193户,商铺、农贸市场一应俱全,而且流动人口多。针对疫情防控的新变化,还是要重视以团队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居民的积极性。”张青梅说。

“自制的‘发现北京返介人员未在社区报备的每条有效线索奖励10个口罩’图文宣传画,已经在社区7个微信网格群广泛转发了,这样可以畅通举报通道,动员群众力量防止病毒输入。”网格员孟晓娟回应道。

北京市丰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以来,介休市北关街道水门北街社区党支部严格落实街道卫健办防控要求,连日来,社区工作人员联合辖区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搞宣传、做排查,扎实做好基层防控。

“彦泰小区停有一辆京P牌照的小汽车。”正在进行的会议被一通“举报”电话打断。据了解,这是由社区的一名“党群连线员”打来的。原来,该社区114个单元的176名党员组成了一支“党群连线员”队伍,从6月13日起,他们负责在自己家门口排查与京相关人员信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青梅立即安排彦泰小区网格员邓莉俊赶赴现场核实。来到小区后,邓莉俊与小区物业联系,当得知车主4月份返介休后未曾离开过,紧张的神情才放松下来。随后,邓莉俊亲自与车主联系,并主动上门确认信息。

“您好,我是社区网格员。”在车主家门口邓莉俊习惯性地用右手敲门,猛然间发现手指有些隐隐发痛,原来这几天为了排查敲门太多,右手的几个指关节都发红破皮了。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宣传标语鲜艳夺目;“少串门、拒热闹、勤洗手、戴口罩”等温馨提示随处可见;“病毒真凶险,飞沫可传染,切断传染源,聚会要避免……”流动宣传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声音此起彼伏……一群串街入巷,“标配”口罩、党徽、红袖标的党员干部,正成为北关街道水门北街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真心诚意 换来温暖回应

6月18日上午11时许,栗艳萍终于拨出了第9个电话。听说在我们到来之前,她几次放下举起的手机,还有一次都已拨号成功,却又迅速挂断。电话久未接通,原本看着我们的眼睛移到屏幕上,脸上的歉意似乎急切地想通过手机屏幕传给对方。

“好,好,我再沟通一下,看你们还有什么要求,车如果不方便,我安排。”电话接通,反倒平和下来,少了一贯的风风火火,快人快语。

这是长治市潞州区延安南路街道淮北社区主任栗艳萍打给辖区一户居民的第9个电话。这户家庭的母女6月12日从北京的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第一时间就向社区报告登记,按照当时防控要求,全家三口于次日做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他们在与栗艳萍沟通后主动居家医学观察。此后的两次通话,主要是其间的垃圾处理、买菜买物等具体安排。

让栗艳萍颇感为难的第3个电话是在6月17日下午,按照进一步加紧的防控措施要求,这对母女必须到集中医学观察点,她也不好意思,先用微信将新的防控办法和要求发过去,随后又电话说明解释。晚上的第4个电话中,对方同意了。

18日一大早,原本同意集中医学观察的母女二人在第5次电话中出现反复。第6个电话是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提出。第7个电话母女俩说了一些担心的细节,比如卫生消毒、吃住费用等,并询问能否安排两人在一个房间。放下电话的栗艳萍联系了街道、疾控部门,和酒店协商了细节,但没有妥协两人一房的要求,这是原则。第8个电话对方没有接,她委屈但能理解:人家一开始积极配合,后来防控有了更高要求,一下子转换不过来,换谁也会犹豫。

第9个电话,听得出来两头都轻松和气,去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时间定在下午4时,栗艳萍还特别告诉对方,她安排来接的车辆不进小区,会停在小区门口往西100米的地方,让母女俩戴好口罩。

记者了解到,在淮北社区,栗艳萍有4个和她一样的同事。在延安南路街道,有200多个“栗艳萍”,几天来,他们张贴了200多份通知,排查了82个小区,敲开了3.8万户家门,摸底了13万人。

18日下午,栗艳萍又通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她叮嘱对方天气不稳衣服备齐,另一个其实不是电话,是母女俩主动发来的微信语音:已到,挺好,感谢。(记者张谦 李家鸣 郑娜)

(责编:麻潞、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