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通过组建造林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增绿与增收的双赢之路,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靠山”——

【决战完胜 脱贫攻坚】美了生态 红了日子

2020年10月05日07:12  来源:山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生态生计,协调增绿增收,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的路子。统计显示,生态扶贫惠及52.3万贫困人口,增收10多亿元。

2020年是收官之年、攻坚之年。全省各地坚持不懈地持续、扎实推进生态扶贫工作,让绿色成“底色”,促绿色生“金色”。

联动实施项目,让收益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我省贫困集中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高度重合。如何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增收脱贫的过程?

在生态扶贫中,我省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产业综合增收“五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建立稳定的带贫益贫机制,确保收益精准到村到户到人,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端稳端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

造林护林得薪金。

每天一早,48岁的闫晋军戴上红袖标,背上干粮,开始巡山护林。他每天的工作内容不少,检查野外乱用火情况是一个重点。

闫晋军是娄烦县娄烦镇范家村的贫困户,曾为生计而发愁。2016年底,经过自愿报名、村委会推荐、镇政府考核面试等环节,闫晋军成了一名护林员,每年可收入1万多元。

在闫晋军心里,护林员不仅守望着一片绿色,保卫着一方生态,也守护着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说,在家门口当护林员,赚钱顾家两不误,自己很珍惜这份工作!

一人护林、全家脱贫。在全省58个贫困县聘用3.08万贫困护林员,年均工资7000多元。

流转入股得租金。

黄河之畔,临县克虎镇薛家垛村矮化密植示范园区坐落在路边,采用了“土、肥、水、种、密、保”六位一体的模式,在棚内栽种矮化红枣树。

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园区创造了两种模式,一是枣林地流转收入,与枣农签订流转协议18年,按人口进行分配,年人均增收400元,带动贫困户58户;二是安排贫困户优先到公司务工,在种植季节,贫困户每月可获得4000多元的务工收入。

王士工住在离园区不远的杏林庄村,园区建成之后,他就一直在这里打工。“我的任务是给枣田松土除草,每天工资150元,比种地强多了!”

生产经营得现金。

仙居村位于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北端谷顶,森林面积4800多亩,森林覆盖率82%以上,是一座天然氧吧。可在过去,这是典型的穷乡僻壤。

好山好水待客来。这几年,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迈步小康路。目前,村全年平均接待游客达3000多人次,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人均收入6000多元。

在绿水青山中“掘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这几年,我省林下种植养殖、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村庄像仙居村一样,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创新参与机制,让贫困群众成为受益主体

生态扶贫,让一个个贫困山村变得秀美,让一户户贫困家庭焕发了生机。

在兴县孟家坪村,借助造林合作社的扶贫力量,贫困户孙平儿的生活气象一新。

2019年,孙平儿翻新了自己的最后一口土窑洞,花了1万多元。7年前,为了儿子娶媳妇,他翻新第一口土窑洞时花了1.4万元,借款好几年才还完。这一次他自掏腰包,一点也不吃力。

4年前,孙平儿加入了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和老伴一起上山种树。“靠种树一年能挣5万多元。”他说,政府帮咱想办法,只要勤快,就能过上好日子!

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组建造林合作社,使贫困群众真正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实现了生态生计、增绿增收的有机统一。据悉,全省58个贫困县已组建造林合作社3378个,完成造林820.8万亩,带动7万多贫困社员人均增收1.6万元。

——打破不能干的制度壁垒。造林项目由招标制改为议标制,由专业队实施改为合作社实施,贫困县造林任务全部安排给合作社,以贫困社员数量确定造林任务。

——补齐不会干的能力短板。采取能人领办、大户牵头、专业队改造等方式组建造林合作社,要求入社贫困户不低于60%,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

——突破不持续的增收瓶颈。推行“合作社+”模式,引导造林合作社发展林产业、承接经济林经营、生态林管护等,实现单一造林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转变,变“单行业平面参与”为“多领域立体增收”。

石楼县曾是一个深度贫困县。在攻坚中,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造林合作社也由单一造林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探索打造生态扶贫模式“升级版”。

西山村是“党支部+”模式的首创地,合作社吸收社员23户,累计完成造林3800余亩。社员高卫平告诉记者,跟着合作社造林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收入提高了,各项支出、花费减少,真是赚钱顾家两不误!

如今,全县由村党支部领办组建造林合作社有137个,形成了“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的扶贫合作机制,实现了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的双赢。

改革释放潜能,让政策红利长久惠及百姓

安泽县境内山多林丰,野生资源丰富,尤其是野生连翘面积达150余万亩,年产量4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4,素有“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之称。

近年来,安泽县致力于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用连翘叶开发功能饮品保健茶,精心打造连翘药茶,同时引进连翘加工企业、合作社、中药饮片企业以及制药企业,全县有2万余人从事连翘采收、加工、销售、物流行业。兰村村民张天柱告诉记者:“我和老伴一天能采10多斤,按每斤30元钱,一天就可收入300多元。”

作为一种新的扶贫理念与手段,生态扶贫利在当下,更在长远,要充分释放其政策红利,必须改革创新。

实践中,我省在林权改革、资产性收益、盘活资源等方面,以改革促增绿、增绿促增收,把贫困户精准嵌入到生态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释放生态扶贫改革“红利”。

林权改革添动力。探索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启动集体公益林国有林场托管,补偿收益和经营收益归林农所有。

资产收益增活力。发展林业新型经营主体8816个,支持贫困户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财政补助资金等入股发展林产业,启动林业资产性收益试点,推进资源变资产、林农变股东、权益变收益。

盘活资源挖潜力。挖掘沙棘、连翘、油用牡丹等灌木经济林资源,培育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产业。依托森林景观资源,融入“夏养山西”战略,形成靠山吃山再养山、管林护草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伴随“购买式造林”带来的“磁场效益”,大宁县试水将“购买式造林”模式延伸到乡村建设领域。

在三多乡楼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多达694人,吸收了全村90%以上的人口参与。与一般造林专业合作社数十人的规模相比,人数众多、覆盖面大。村民刘英明,忙忙碌碌中,日子过得格外踏实。“一年出了100多个‘工’,每天130元。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生态扶贫还在探索深化中,绿富同兴的“山西故事”,定然会越来越多!(记者赵建军)

(责编:乔慧、常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