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实施“特”“优”战略 推进乡村振兴

——专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鞠振

2021年01月15日08:00  来源:山西日报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十四五”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宏伟蓝图。“‘三农’成绩令人欣喜,未来发展更需努力,我们要按照全会部署,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推动我省‘三农’发展再上台阶。”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鞠振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份喜人答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设施服务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十三五’时期,是稳产保供能力提升,处处洋溢丰收喜悦的五年。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35亿公斤,是我省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肉、蛋、奶、蔬菜、果品产量均稳步提升。特别是2020年,‘三农’发展成绩尤为亮眼,粮食产量达到142.4亿公斤,亩产303.4公斤,双双创历史新高。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首次走出北京在我省举办,农民群众欢欣鼓舞。”鞠振表示。

各项指标争先进位,农民口袋越来越富。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0亿元,同比增长3.5%;一产固定投资预计完成330亿元,同比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0元,同比增长7%,“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8%,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大力实施“特”“优”战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三大省级战略高位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成效显著,“山西药茶”品牌价值从无到有,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2100亿元,较“十三五”初期增长47.6%,年均增长8.2%。

农村改革蹄疾步稳,内生动力全面激发。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全面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统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走在全国前列。“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深入开展,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近50万人,评价颁证近5万人。

农村设施服务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完成,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初步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95%以上,242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3.2%。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一张宏伟蓝图:“稳”“保”为先、项目为王、创新为上、改革为要、建设为基、增收为本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新发展格局,我省‘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要围绕六个方面持续用力。”鞠振表示。

“稳”“保”为先。解决耕地这个要害问题,稳数量、提质量,守住农业生产的命根子。建成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高标准农田,加大惠农政策落实,进一步夯实“基本盘”。到2025年,一产增加值力争突破1300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500万吨左右,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项目为王。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市场倒逼产品,产品倒逼产业”的思路,以项目为主导向、硬支撑,统筹布局推进稳产保供、产业集群、乡村建设等重大项目,以“项目化”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创新为上。以山西农谷为引领,以种子、农机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到2025年,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形成,有机旱作农业和功能农业科研取得重大突破,种子产业打好“翻身仗”、赢得阶段性战果,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以上。

改革为要。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全省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改革,形成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为基。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围绕“三化一改善”要求,加快补齐补强水电路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狠抓农村人居环境系统治理、长效治理。以“三零”创建为主抓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新成效。

增收为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让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更实更稳。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增幅高于同期GDP、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高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个高于”目标。

一个起步规划:紧扣一个全面,打好一产、种业两场“翻身仗”,抓住“地、粮、猪”三个关键,开展四个行动,强化五个支撑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开局之年,鞠振说,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考虑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六新”突破,强化“观念转换率先、规划编制领先、六新动能占先、机制突破抢先、对外形象争先、能力作风当先”“六先”举措,突出“五十一百”工作主抓手(即出台十个政策、实施十个工程、深化十个改革、举办十个活动、建立十个机制,“一百”即百个重点项目),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打造北方现代农业新高地。要紧紧抓好以下工作。

紧扣一个全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精准有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好一产、种业两场“翻身仗”。要开展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确保今年一产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增长6.5%以上。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布局建设一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航母型领军种业企业,着力打造北方种业研发和供应基地。

抓住“地、粮、猪”三个关键。狠抓耕地保护建设、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稳定提升生猪产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5757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面积、产量不减少。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2021年生猪存栏550万头的任务。

开展“集群提质、乡村建设、与农业农村部深入对接、‘晋我家’品牌建设”四个行动。布局打造一批杂粮、中药材、干鲜果等特优种养基地,认定授牌特优原料生产基地100个。精准支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在优势集群中成立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和股份合作试点,组建“集群航母”。紧扣“三化一改善”目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开展“六大提升行动”。积极与农业农村部等国家部委深入对接,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等重点工作进入国家规划,力争更多国家级试点、项目、活动落地我省。打造“晋我家”产品和活动品牌,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中高端,依托“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入国际大循环。

强化“园区、科技、改革、投入、联结”五个支撑。组织申报大同云州区黄花国家级产业园,再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聚焦“六新”驱动,以山西农谷为核心,围绕“四高地一先行区”定位,建立研发平台,强化科研推广,推进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用贯通、上中下游一体。积极支持神农集团建设运营山西农谷。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试点,扎实开展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支队伍等重点改革,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扶贫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确保“十四五”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产业联结上要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主体联结上要加快培育省级示范联合体,利益联结上要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参与进来,有活干、有钱赚。(记者王秀娟)

(责编:张婷婷、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