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地市链接

“小黄花”带动大产业  山西大同绽放“致富花”

赵芳
2021年07月16日08:48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盛夏时节,雁北大地的清晨还有些许凉意,7月12日早上7时,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等各界嘉宾、党政群部门主要负责人,来到西坪镇瓜园村黄花种植基地,一起采摘黄花,共享丰收喜悦。

9时整,在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数据大厅,黄花丰收活动月启动仪式开篇,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艾凌宇介绍黄花丰收活动月的活动内容,并向全国发出黄花订货会邀请。张吉福宣布“2021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启动。

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去年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以“特”“优”战略为引领,坚持走“种养加园商旅研”现代农业发展路径,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持续做优做强黄花产业。如今,大同黄花产业正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迈进。

“保姆式”服务  “不想种”变为“争着种”

黄花地里,采摘忙。

黄花,学名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金针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黄花性味甘凉,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膳食纤维,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润肠通便的功效。据《本草注》记载,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从此世人把它称为忘忧草。

“云州区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明朝开始,云州区就有‘黄花之乡’的美誉。”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凤瑞介绍,“大同黄花”多次荣获全国农博会金奖,是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当村民抢抓农时采摘黄花,田里一派忙碌。

大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独特的六瓣七蕊种质资源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富锌富硒土壤,天然造就了大同黄花色泽金黄、蕾长肉厚、味道清香、脆嫩可口的特征,且富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然而,曾几何时,受水浇地少、采摘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前三年没收益、冰雹和病虫害等多个问题困扰,大同黄花始终走不出“小打小闹”的圈子。

“黄花种到哪儿,我们的水利设施就跟到哪儿。”王凤瑞介绍,近年来,为了促进黄花产业的发展,云州区打出“组合拳”,推出了“保姆式”服务:成立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办公室和黄花菜合作协会,先后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种黄花;新建晾晒场地、开放公共场地;为黄花上保险,彻底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实施“黄花贷”,缓解资金不足问题……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民种植黄花热情升温,由过去“不想种”变为“争着种”。目前,大同市黄花种植面积达到26.1万亩,占全国黄花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已开发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等四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8.4亿。

机械化助力  “采摘难”有望缓解

在黄花采收季,夜晚的轻纱还未抹去,村民已在田间开始劳作。

在第二届大同黄花丰收月活动中,黄花辅助采收机开始下田试验。“在首期试验中,搭载采摘工的机器表现良好,行进速度及采摘效果都达到了预期。”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能装备协同研究中心主任郑德聪说。

“即使下着雨,也得赶着摘,到了明天一开花就都不行了。”种植户闫印善边说边加快了采摘的速度。据了解,黄花菜采摘期较短,时间较集中,用工量大,对于种植大户来说,采摘时期一工难求。随着黄花辅助采收机投入试验,困扰黄花种植户的“采摘难”有望缓解。

“研究院智能装备协同研究中心开始试验的4HF-5型、4HF-2型、4HF-1型3种黄花菜辅助采收试验机可以根据黄花田的地形、种植规模、黄花菜生长情况灵活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邢国明介绍说,虽型号有所区别,但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采收效率。

当地村民抢抓农时采摘黄花,田里一派忙碌景象。

平型关智库理事长研究员李波表示,推动黄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就是狠抓科技化支撑,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提高黄花种植采摘机械化程度。

郑德聪表示,根据设想,辅助采收机以人工作业为主,下一代机型将以机械采收为主,并逐步向智能采收发展,如果试验顺利的话将为黄花产业的发展提供装备支撑,提高机械化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文化力赋能  激活黄花新魅力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

2021年春节贺岁片《你好,李焕英》一路高歌,这是一部怀念母亲,赞颂母爱的电影,其主题曲《萱草花》令人动容、广为传唱。

“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萱草比喻慈母的诗句。”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老师李润民介绍,“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在宋代,就出现了大量“种萱孝母”和“种萱祝寿”的诗词。

7月12日—13日,在山西大同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大同黄花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会上,国内权威专家、资深学者、优秀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萱草忘忧,天下大同”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为大同黄花产业把方向、出主意,为大同黄花发展增智赋能,把人们带入了悠久深邃的萱草文化。

在大同,当地村民通过黄花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以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有机黄花产业基地发展历程为蓝本,以振兴黄花产业为主线,从“黄花书记”张凤云的视角出发,讲述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张凤云克服千难万险,带领村民实现“黄花致富”的动人故事……

7月12日晚,由山西省大同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历时1年多创排的大型原创新编现代戏《忘忧草》在大同市大剧院首演。当晚,新鲜的视听体验和地域特色浓郁的故事,收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形成于清代中叶,具有高亢激越、酣畅淋漓、稳健粗犷的边塞风格;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流传于山西北部及内蒙一带的地方稀有剧种,有700多年的历史,音乐特色别具一格,被称为戏剧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演出中,唱腔高亢激越的北路梆子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突破千难万险,誓要带领全村走上富裕路的必胜决心。诙谐活泼、洋溢着乡土气息的雁北耍孩儿则让胡赖、三财等村里几个利己懒汉的形象愈发生动起来。

“要以立足历史传承,打造大同黄花菜(萱草)农耕文化‘显示度’;抓住情感共鸣的‘体验度’;协同产业发展的‘传播度’,为大同市城乡建设营造萱草农耕文化体验氛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邹维娜认为,把萱草文化符号融入城市、科技、生态、低碳等理念,创造性发展大同萱草农耕文化新内涵;结合时尚创意、养生保健等理念,创造出食品、美妆等“新产品”和“新玩法”,让大同黄花的品牌符合生活场景,弘扬大同文化。

黄花种植及加工产业已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今年,大同市申报创建大同黄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规划面积81.24万亩,投资23.58亿元,预计两年建成。总体布局为“一核、两区、六中心、多基地”。目前,产业园已获得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正式批复,必将成为引领带动全市黄花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强大引擎。

张吉福表示,要深入创新举措,持续做优做强黄花(萱草)产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开新局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全省全国同类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同经验。(摄影:赵文贵)

(责编:赵芳、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