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山西要闻

平顺县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让老区群众圆了安居梦

2021年07月20日07:42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计划把床放在这,桌子放在靠窗的地方……”6月29日,平顺县西沟乡石匣村村民郭文秀难掩内心喜悦,在自家新建的住房,屋里屋外不停转悠,憧憬着布置新房的种种画面。从去年初申请危房改造,到现在不过一年多,郭文秀从住了几代人的土窑搬进了新房。

从祖辈打石垒土建起的“老屋”,到砖混结构的“新居”,从风雨能进的“忧居”,到安居乐业的“优居”,经济并不发达的老区平顺县,用积极的政策,倾斜财力物力做好危房改造工作。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放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119.325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务4640户,178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如何确保这一群体在安居扶贫中真正受益?平顺的答案是应改尽改,好钢全用在刀刃上,群策群力解决难题。2019年以来,全县共召开35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其中有11次是专题研究危房改造工作。制定出台了《平顺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平顺县全面开展住房安全有保障“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实施方案》。以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为中心,按照地缘划分为四个片区,形成了“一部四区”组织体系,由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片区总指挥,对危房改造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研判、及时部署、及时解决。

“部分困难户住的危房,但是没能力改建怎么办?”“有些农户不在符合危房改造的‘四类’人群中,鉴定为危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部分五保户住惯了自己的房屋,不愿意搬到集中改建的‘幸福大院’。”……农村群众住房难题多种多样,如何有针对性地保障其住房安全?这成为摆在眼前的又一道难题。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个体实行建改结合,平顺对安居扶贫农村危房新建和改造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对危改户积极性不高,不愿和无能力改造的,住建部门协助乡镇、村分组分批逐户进行宣传,根据危改户自愿的原则,先让其自改,对确实无能力的危改户,通过乡镇、村共建“幸福大院”、租赁、置换、易地搬迁,随子女居住或改造闲置集体房等为其解决住房安全问题。正是在精准施策、因户施策的精心组织实施下,安居最终让群众安心,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危房改造过程中,平顺县全面实行基本质量标准,禁止单纯将补助资金用于房屋粉刷、装饰等与提升住房安全性无关的用途。突出方便生产、生活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等思路,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对改造提升后的农房,积极推行水、电、厨、厕、圈综合改良,既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又合理重构功能区域,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安居乐业、人和村美”的要求。

让实事更实,平顺县住建部门牵头开展“逐户排查”工作,按照“动态保障”“静态清零”的基本要求,对全县262个行政村1370个自然庄的农村住房进行了两轮大排查,做到安全住房有“认定报告”,农村危房有“鉴定报告”,鉴定为危房的实施改造。仅2020年就为41428户农户出具《住房安全认定报告》,实施危房改造450户。专门聘请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县、乡、村三级培训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等,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术导则》2000余册,累计培训建筑工匠1000余人,不仅为按期高质量完成任务提供了技术保障,也留下一支活跃在乡间的“工程技术员”队伍。

通过建立起对乡(镇)监督检查和督导通报制度,对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审批公示、工程实施、质量监管、档案管理、竣工验收、资金发放等环节进行重点督查,依规有序推进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先后成立13个农村危房改造小组,每组负责一个乡镇,责任到组,进行住房排查摸底、信息核查、鉴定认证、质量监督、检查指导、资金拨付等工作,严格申请、填表、审核、上会、公示等程序,规范“一户一档”管理,确保改造一户达标一户,群众满意一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行走在平顺大地上,经过建改的农村新居各具特点,传统的、现代的,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白杨坡村,昔日破旧的农房改造成的一幢幢风格独特、一排排错落有致并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特色的“院落”,不仅安居,还助推着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西沟村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墙以及农民夜校……功能彰显的同时,倡导着红色传承。

安居才能乐业,平顺县用一砖一瓦筑起了困难群众的安居梦,也为他们叩开了幸福的大门。(李家鸣 杨柳青)

(责编:张婷婷、赵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