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水灵灵的小黄瓜、沉甸甸的南瓜、绿莹莹的韭菜……大同市云冈区鸦儿崖乡兴胜沟村76岁的张花花老人每天早上都会给院子里的小菜园浇水。
看着晶莹的水珠挂在嫩生生的绿叶上,老人连眼角都溢出了笑,“用水方便了,洗衣裳、做饭、浇园子……再也不用发愁啦!”
兴胜沟村是一个沟壑纵横的丘陵小山村,去年一场极寒天气让村里的自来水主管道受冻,影响了正常供水。村“两委”把居民饮水工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头号民生工程,自筹资金两万多元,对供水管线进行改造,将优质PPR供水管道覆盖保温层深埋,保障供水安全不间断。
张大娘的心宽事儿是用水安全有保障,鸦儿崖村黄元甫老人的心宽事儿是养殖致富发“羊”财。
黄元甫老人的儿子是一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日常生活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村里引进的锦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送来了5只羊羔,让黄元甫一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劲头儿。
“从播种到收割,都是合作社帮俺们弄,收下的玉米喂羊。羊病了他们也管,羊出栏合作社还按高于市场的价钱收。要不是村支部带来了这么好的合作社,要不是党时刻记挂着俺们这些庄户人,哪能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带动村民致富,鸦儿崖村依托山区优势,引进了锦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村民发展肉羊养殖、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锦丰养殖专业合作社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村里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羔羊、养殖技术和防疫服务,帮助他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鸦儿崖乡,像这样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鸦儿崖乡党员干部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聚焦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实际问题,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为服务人民的最基层,乡镇的党员干部一定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鸦儿崖乡党委书记迟文斌表示。(刘利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