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校合作聚才引智”助推晋中高质量发展
祁县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就科研转化、产业升级进行洽谈;
寿阳·中国矿业大学战略合作基地启动,携手共建全球首个5G智慧矿井;
平遥县与浙江大学等8所高校集中签约;
……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晋中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大手笔的“人才新政”,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促成了一次次人才与机遇的“拥抱”、科研与产业的“联姻”。
“希望我们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典范,共同谱写校地双方合作共赢的新篇章。”7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面对祁县深化县校合作对接洽谈团队一行人,院长王宏新对深化省校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按照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晋中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走出去”推动晋中与全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围绕“12大基地”建设展开的招才引智“大动作”,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王宏新在洽谈中说:“大力推动省校合作、市校合作、县校合作,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现象。我们看到山西一些地市纷纷走进北京、上海等各地高校,这不仅将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也将推动高校进一步参与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来。”
长期以来,高校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将产学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却始终是个难点。深化省校合作,以“12大基地”建设为抓手,大范围、深层次、大力度进行引育人才,不仅解决了发展地方经济的难题,也为高校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渠道和土壤。正如王宏新所言:“我相信我们能够找到县校合作、市校合作和省校合作的成功模式、经验、典范。作为高校,我们将与地方政府加强互动,积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思考、投入,双方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作为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显著。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与我市有诸多深度合作,为我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太谷、祁县等地已有多项合作的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纪薇表示:“深化省校合作的新政策,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及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优厚条件。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院校学术特长和专家优势,持续加强交流,深入推动合作,为晋中提供更多的智库支持,为三农事业的持续向好贡献力量。”
“山西农谷”是晋中深化校企合作、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的特有优势和宝贵资源。
7月31日,阳光正好,走进“山西农谷”巨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一排排拱棚整齐耀眼,棚内绿色苗木充满生机。这些苗木是园区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培育的新品种。
“这些草莓完全不用农药,口感特别好。”在其中一个棚内,该园区职工小刘边搬运草莓边说,话语中充满底气。事实上,在巨鑫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番茄、黄瓜等众多果蔬同样从诞生之日起,便有了与众不同的优良特性。
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晓东介绍,科技园区作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标杆项目,不仅是山西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还是“山西农谷”高新技术孵化园核心区。而园区能有如此发展,离不开招才引智及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公司在初创时便非常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目前,该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已合作建成省内唯一、国际领先的脱毒快繁育苗中心,通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产业服务、种苗质量检测等,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省校合作新政策,无疑为企业招才引智提供了新引擎。石晓东表示,公司现在承担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等试点工作,下一步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必将更密切。他说:“希望在省校合作新政策的强力支撑下,有更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助力公司发展,通过3年至5年时间,把园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区、人才集聚区、休闲旅游区、新产品输出基地、培训实训基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化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人才共享、互利双赢。贯彻落实省校合作新政策,市委、市政府统筹市区两级财力25亿元,重点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公寓,并优先支持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实施“特”“优”战略和产业集群等项目,推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先行区,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为科创产品转化厚植沃土。
省委书记林武调研晋中时强调:“晋中人才资源密集,省高校新校区聚集着9所高校、19万名大学生,这些都是晋中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让各类人才安下心来,为山西发展献计出力,打造全省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目前,我已经创立两个品牌。”张永杰是榆次区乌金山镇人,今年刚刚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经济系毕业。他表示,因为对电商感兴趣,他才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从入学的第一年起,他就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尽管今年刚毕业,但他已经在电商平台拥有多家店铺。“在创业方面,学校给了我很大支持,不仅让我入驻创业基地,还介绍从事电子商务的学长为我传授经验和技术。”如今,事业稳步发展的他也成为别人的学长,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学弟、学妹。
深化省校合作新政策的落地,在张永杰看来是创业良机。未来,他希望能乘着新政策的东风,创办加工企业,做玉米等晋中名优特农产品的深加工,让更多的人认识晋中的优质农产品。
“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资源在高校聚集。我市围绕‘12大基地’建设,提出建设以省高校新校区为平台、职教港为基础、智创城NO.4为载体、金科创新孵化中心为基地、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国家农高区为研用、全市域为辐射‘六位一体’的‘政产学研创用’智创谷,引领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把人才‘活水’、科教‘长板’,引向产业‘前线’,促进校地大融合、大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校地合作的高度重视。”市工信局工作人员巩国梁对经济学特别感兴趣,他认为,晋中深化省校合作的一系列“大动作”,对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他说:“晋中无论在区位还是吸引人才政策都有显著优势,尤其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建设省高校新校区,为我市增添了宝贵的第一资源——人才,也为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深化省校合作对促进我市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必将产生重要影响。”(路丽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