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丹河人工湿地:涤清一条河,幸福一座城
丹河,古称源泽水、泫水、丹水等。发源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是晋城境内的第二大河,被誉为晋城人民的“母亲河”。10月11日,“美丽山西 全民行动——专家媒体行”走进晋城市泽州县丹河龙山湿地公园,感受晋城“母亲河”的独特风韵和美丽蜕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条蜿蜒不息的丹河水,孕育了厚重的古老文明和秀美的自然风光。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城市发展,丹河受到严重污染,成了无法言说的“城市之痛”。
“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丹河,导致丹河流域水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从小在丹河边长大的张伟生亲眼目睹了这条“生命之河”变身“毒河”的过程。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鱼虾绝迹,寸草不生。”昔日的“母亲河”成了人人避之而恐不及的“龙须沟”。
“还‘母亲河’一泓清水!”群众的呼声引起了晋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晋城市作出了建设丹河人工湿地公园的战略决策。2008年8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9月10日投入运行。
丹河人工湿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1599亩,日处理污水8万吨,总投资1.2亿元。共建成垂直流人工湿地315亩、原表面流人工湿地560亩,种植芦苇、香蒲等各类水生植物350万株,布设柔性人工水草2万平方米,形成了790亩的植物长廊和37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
“丹河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为‘自由表面流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渗滤坝+水体人工强化自净生态工艺’。”据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郎诗华介绍,表面流人工湿地模拟天然湿地处理工艺,通过物理沉淀、植物净化对水体进行预处理。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碎石填层过滤、填层内植物根系吸收、填层间微生物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河道下游布设有三处碎石渗滤坝,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形成综合生态系统,通过人工强化河流自净功能,深度净化水质。”
建成后的丹河人工湿地,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可处理污水2880万吨,可削减氨氮约760吨,化学需氧量2000余吨。
水清草绿,鱼虾成群,鸟语花香。如今的丹河人工湿地美得让人欢快。越来越多的晋城市民,开始用脚步丈量着眼前的城市。
专家组组长侯正伟表示,从效果上看,丹河人工湿地作为接纳、进一步处理上游来水的关键性、保障性工程设施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大大修复和改变了区域内生态环境,吸引大量野生珍稀鸟类前来栖息,正在形成水清、草绿、鱼虾成群、鸟语花香的生态区域。期待丹河人工湿地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盘活一条河、崛起一座城、共筑一个梦”的美好远景。(毕树文 摄影:王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