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三大亮点”解读山西“八五”普法规划

桑莉媛
2021年12月01日15:26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八五”普法大幕拉开。

近日,《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出台,该规划在继承和固化历年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哪些新要求?有什么创新亮点?12月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亮点一:八方面明确主要内容

《决议》立足山西实际,紧跟时代要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压实了普法责任,从8个方面对山西未来5年的普法工作作了明确安排,为“八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显著发挥。

在普法内容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聚焦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等发展目标,深入学习宣传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保障作用。

同时,要持续提升全省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加强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基层群众法治教育。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治教育,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创新转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人民群众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普遍的信仰。

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离不开普治并举。规划提出,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和行业依法治理,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融合,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亮点二:山西普法工作特色鲜明

山西“八五”普法规划,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自选动作”,力求在继承中创新。

山西省司法厅副厅长曾涛介绍,与“七五”普法规划相比,“八五”普法规划总体要求更突出思想引领,普法内容更突出时代特征,普法对象更符合发展需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更体现山西特色,普法与依法治理更注重密切融合,领导体制机制更健全完善。

普法的效果好不好,夯实机制的基础、调动最广泛的普法力量是关键。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和基层群众三类重点普法人群基础上,“八五”普法规划将有关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纳入重点普法对象,强调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的法治教育。

法治文化是推进社会法治化治理的精神土壤。“八五”普法规划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更体现山西特色。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在全省持续推广“翼城普法短剧”“陵川盲人法治宣传队”等“七五”普法时期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转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注重传承和挖掘三晋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加强对皋陶、狄仁杰等三晋法治人物历史遗迹的保护,深入宣传其法治精神。保护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充分发挥山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亮点三:开展全程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

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规划中强调,要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

开展全过程普法。重点把普法宣传融入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过程。加强对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社会公众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注重在调处矛盾纠纷、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中开展普法宣传。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融入法治精神,引导人民群众逐步提高规则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推进全民守法。

开展公益普法。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

开展精准普法。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传播优势,建设全省新媒体普法矩阵,推动将法治公益宣传纳入媒体公益宣传内容。用好“山西普法”抖音平台传播法治声音、讲好法治故事。

(责编:桑莉媛、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