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地市链接

大同广灵:打造“五城”亮名片 文明创建启新篇

2021年12月02日12:03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街道靓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举止文明……从机关单位到企业商铺,从街坊邻居到婆媳妯娌,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次帮助、一份谦让,精神文明的点点滴滴,勾勒出一幅幅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甜美图景。当今的广灵正在实施实施“五城联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县城的结果。

“广灵县获得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提名资格后,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民情,科学确立打造‘五城’的创建目标和‘城乡联动、以城带乡,重点攻坚、整体提升’的创建工作总体思路。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创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轨道。”广灵县委书记王丽萍介绍了创城工作的总体布局。

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创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健全指挥体系,成立创城指挥部牵头抓总,建立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全程精准指导、过程管理、分类实施,共同打造示范点,确保做一件成一件达标一件,推动了创城工作落地落实。

紧盯目标,打造“五城”璀璨地

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每个领域既要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法治保障、精神动力、和谐氛围、环境支撑和根本保证。该县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五城联创”,育文明之花,铸城市之魂:

──打造“富强之城”。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入手,在做精做强特色产业东方物华1500吨功能杂粮和黄花、食用菌、恒广北芪黄芪加工等产业的基础上,把经济工作的落脚点落到项目和招商引资上,年内推动钕铁硼永磁产品加工等14个重点项目投产达效,推动京东集团华北云数据中心等16个签约项目落地。同步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大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力争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赶超进位,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打造“道德之城”。突出思想道德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引导、道德实践等全方位的工作生活之中,使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人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据悉,为扩大道德典型的价值引领作用,县委宣传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先进事迹,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尊崇模范、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打造“生态之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从打造“地绿、天蓝、水清、路畅、城美”的生态之城入手,高标准实施水神堂康养文旅及生态修复。以省级园林县城为依托,建设县城各类公园10个,广场5个,街旁绿地及小游园17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7.5%。建设保护湿地面积33万亩。环城林带实现“林、灌、丛”立体绿化、多物种绿化。创新县城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消除环境卫生管理“盲点”,开通环卫热线,营造县城优美环,主要街道机扫率达到80%。

──打造“文化之城”。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信之源,围绕“文旅融合”,大力弘扬以“雁北星火”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水神堂、壶流河湿地、六棱山、白羊峪、甸顶山、为代表的山水湿地文化,以广灵剪纸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以广灵大号、广灵秧歌等为代表的传统特色民俗文化。以文化魅力之光照亮广灵高质量发展之路。

──打造“法治之城”。持之以恒抓好“平安广灵”,全面推进法治广灵建设,2021年共投入平安建设经费约3000万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平安建设工作,累计上报处理各类有效事件22706项。调整乡村人民调解组织155个,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565人,组织各类专题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各种法治宣传资料、宣传品等2万余份(件)。组建“乡村法庭”“法治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送法下乡村”活动,坚持基层自治,全面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水平。

立体宣传,全民参与聚合力

“新时代文明中心为俺们了解惠民政策、读书、娱乐提供周到的服务,俺们很开心。”居民王女士说起去新时代文明中心参加活动,心里就美滋滋的。

“‘爱心驿站’为我们环卫工提供歇歇脚、喝口水、避避雨等服务,我们心里感到很温暖。”县城环卫工人郭祥说道。

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中,该县通过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广发动、树典型、造声势、重关怀、建长效,多渠道宣传推介,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常态化报道全县创建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各单位创建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全力打造创建文明县城的特色宣传窗口。在县城主次干道、景点、公交车站、校园宣传栏、社区文化墙等处设置文明城市公益广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化”。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质,县委宣传部精心指导,融合推进、全面覆盖。全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9个、新时代志愿服务队12支,并围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十大文明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专题培训和志愿服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人次。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市民群众的城市归属感和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认同感。

提升形象,创建惠民更宜居

“创城是方向,惠民是目的。”广灵县县长王崇虎说,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在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该县实施了一系列“白变黑”等重点工程,让群众切身享受到了文明创建的成果。

据了解,该县大力开展主要街道容貌综合整治,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出入口整治、广告牌匾、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停乱放集中攻坚行动。多个沿街单位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绿化美化亮化,县城主(次)干道25条得到升级改造,管线入地、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填埋场建设、市场建设等重点工程扩容提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8.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水源水和管网水水质平均综合合格率为100%,污水处理率为100%。建设工厕17座,清理垃圾6.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共有污水处理厂1座,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污水处理率为97.6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70公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改厕1333座,清理垃圾1.3万吨,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覆盖。

“我们这里挺干净,居住、生活很舒适……”在翰墨留香园休闲跳舞的居民脸上挂满笑容。

文明县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重在长效,贵在坚持。广灵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全面小康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治水、治污、治城”工作,制定了部门职责,建立跟踪督办、限时督办等长效监督体系,有效解决了创建过程中推诿扯皮、执行不力等问题,形成了“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工作格局,群众对城乡建设管理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一主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广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立新介绍说。

城市在“变脸”,家园渐温馨。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这座塞外小城必将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王国华)      

(责编:赵芳、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