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山西之声
孙涛代表:“驰援”山西古建 为文物灾后修缮设立专项工程
人民网太原3月6日电(段思齐)“2021年10月以来,由于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山西1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文物建筑如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保护,一旦险情扩大,将造成文物不可再生。”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孙涛建议,设立“山西古建筑灾后修缮保护”国家专项工程,确保受灾文物建筑得到及时保护。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是全国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且现存古建筑数量多、时代早、品类全、序列完整,素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美誉。在山西28027处古建筑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7处。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及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大批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文物本体保存状况明显好转,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10月,汛情发生后,山西省文物局制定了《洪涝灾害后恢复重建工作文物保护专项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制了一批国、省保文物单位保护项目立项计划书和抢险工程设计方案。基本思路是采取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办法,重点修缮一批,临时支护一批,抢险加固一批,开展监测一批,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国省保文物受灾险情全部排除,市县保及未定级受灾险情得到处置,保存状况明显改善。
同时,山西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防汛救灾政府采购便捷化的通知》,明确防汛救灾期间,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古建筑保护抢救性事项相关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可不执行采购的法定方式和程序,保障防汛救灾工作及时有序开展。此外,山西省财政厅确认在2022年山西省预算的应急突发资金中增加文物抢险因素。
“在1191处受灾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本体受灾的有 987 处,占比达82.9%。其中,国保155处,省保147处,市县保477处,未定级文物208处。”经初步估算,当前急需实施的455处文物共需资金8.02亿元。但由于山西财政困难,经费短缺,不能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因此,为确保“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受灾文物建筑险情能得到全面排除,孙涛提出设立“山西古建筑灾后修缮保护”国家专项工程,安排文物抢险救灾专项资金,连续三年支持山西开展灾后文物建筑的抢救维修,确保受灾文物建筑得到及时保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