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产业经济

朔黄铁路:弘扬西柏坡精神 确保“西煤东运”大动脉安全畅通

2022年04月01日16:36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巍巍太行,青松耸立;滹沱河水,奔流不息。

担负我国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神圣使命的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我国“西煤东运”运输大动脉,毗邻西柏坡革命圣地。

从建设那天起,朔黄人就把以“西柏坡精神”为主的红色基因融入到了铁路建设、安全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成了从起步阶段年外运煤炭548万吨,到如今连续5年运量突破3亿吨的历史跨越。

践行西柏坡精神,挑起安全畅通重担

朔黄铁路从晋北高原穿越太行山脉而来,连亘华北平原东达渤海之滨,自西向东,蜿蜒而行,如同一条钢铁扁担,一头挑起西部煤田的大漠孤烟,一头挑起了东部沿海的万家灯火。

在几代朔黄人辛勤耕耘下,现已成为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输板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既是西煤东运的能源骨干专线,也在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发展至今已成为设备先进、运输效率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好的知名重载铁路。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安全是一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朔黄铁路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安全畅通”。从2000年5月18日开通运营至今,累计安全天数即将迎来8000天,这个自豪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几代朔黄人的智慧与努力,也时刻督促一代又一代朔黄人更加小心谨慎。

践行西柏坡精神,扛起攻坚克难责任

恢河特大桥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城朔黄线原平分公司管段,桥梁全长936m。作为重载铁路,加之特大桥跨度大,其轨枕承轨槽压溃、桥梁偏心、钢轨磨耗、道床超厚、外轨超高等病害到了一个不得不进行一次彻底地养护,尤其线路的平纵断面发生了局部变化,列车安全运营存在隐患。

早在2019年,原平分公司就多次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整治,效果虽然很好,但随着运量不断攀升,万吨、1.6万吨和2万吨重载列车的常态化规模化开行,桥上轨枕承轨槽压溃、线梁偏心、钢轨剥落掉块、道床超厚等病害发展迅速,劣化加剧,若不彻底整治,极有可能威胁行车安全。

为彻底解决病害问题,朔黄人斩钉截铁地提出:要坚定不移践行西柏坡创新精神,在艰难困苦中前行,勇于探索新的管理空间,坚决不允许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影响到煤炭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2021年9月24日和28日,原平分公司组织4家施工单位和12家协调配合单位,投入107台施工车辆和2100余人,利用两个天窗日首次采取全机械、全抛砟方式降道床、捣固车拨道、优化横纵断面等国内最先进的方式,顺利完成了恢河特大桥病害综合整治。

经过参战人员的通力配合,恢河特大桥偏心超限、道床超厚等病害得到彻底解决,轨道结构强度大幅提高。同时也为国内山区重载铁路桥上小半径曲线病害综合整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践行西柏坡精神,担起运输畅通使命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在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管辖的256公里线路中,宁武西站至北大牛站和南湾站至猴刎站两个区段,因半径小、坡度大、桥隧多等恶劣自然环境,曾被铁科院专家形象地喻为朔黄铁路运输能力的“卡脖子”路段。

特殊的地理环境,注定了设备养护难度。桥梁、隧道、钢轨等在高速重载列车的长期碾压下,伤损严重、老化劣化迅速,比如小半径曲线钢轨更换,年运量未达亿吨前,换轨周期为3至4年;年运量达1亿吨后,换轨周期为2至3年;年运量达2亿吨后,换轨周期为1年。从2017年年运量超3亿吨且万吨和2万吨列车规模化开行至今,平均每10个月需换一次,每年至少需更换曲线单股钢轨70公里。

2021年宁武西到北大牛全年换轨43次,是其他平原区段的3倍。

这一年,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仅在宁武西站至北大牛站区段,有大中修、更新改造及设备维修项目,最多时达43项,参建单位达20余家,开工作面51个、投入3000余人、大型施工车辆30余辆、中小型作业机械40余台。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作业压力、安全压力、施工压力、运输压力,朔黄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西柏坡精神,心怀乐观之心,坚定不移担起年运量过3亿吨的重任,推出五小成果244项,推广应用51项,申请专利66项,全部应用在运输畅通上。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朔黄人在创建“绿色、安全、高效、智慧、重载”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朔黄人争做运输安全发展的“开路者”“探路者”“急先锋”,勇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不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任振华)

(责编:段思齐、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