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社会民生

关心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太原市总工会汇聚职工力量

2022年05月17日17:58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职工医疗互助系统覆盖30余万人,报名、审核、缴费、报销线上一站式办理。5月17日,在太原市总工会“智慧工会”数据展示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宣传教育、劳动创新、医疗互助、维权服务等多领域的数据实时更新。

“智慧工会”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带动全体职工学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总各类评优创优,推进创新成果、创新工作室、创新人才管理;开展职工服务活动、多种线上普惠活动,职工点击浏览量近190万人次,为深入开展工会工作及竭诚服务职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太原市各级工会组织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曲艺文化园: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新高地”

莲花落、数来宝、京东大鼓,在每周日下午与国家法定节假日,太原市总工会都会组织“赏传统曲艺 惠太原职工 学党的理论”演出专场。2021年,太原市总工会创新方式方法,建设成立了“太原市职工曲艺文化园”。截至目前,党的创新理论文艺巡演小分队演出近百场,“职工曲艺文化园”专场演出55场,辐射职工两万余人。

劳模工匠宣讲。太原市总工会供图

据了解,太原市总工会还成立了由劳模、工匠、工会干部、理论专家等95人组成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并组建文艺巡演小分队。2021年,进车间、进班组开展宣讲近300场,全市各级工会共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1600余场。

把“我来讲,你来听”变成“你想听什么,我就讲什么”。每次宣讲前,太原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会主动联系相关企业,让职工对宣讲内容进行“点餐”,随后便安排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认真准备宣讲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烹制成“家常饭”。“点餐”中,劳模、工匠和一线抗疫故事以及贴近民生的政策理论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把集中大课堂学习变成走进工厂车间、企业班组宣讲。往常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搞讲座,不仅学习内容多、时间长,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此次,太原市总工会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一线。宣讲时,劳模骨干也会即兴展示自己过硬的操作技术。

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每天清晨,省城环卫工人刘利花都要到太原市坞城北街做清扫工作,感到口渴时她便会走进附近的爱心驿站,取纸杯喝点热水。去年,太原市总工会在小店区坞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爱心驿站开放后,解决了环卫工人的难题。饭凉了,有微波炉加热;渴了,随时有开水供应;累了,可以边休息边看看书报,而且再也不用为上厕所发愁了。

爱心驿站。太原市总工会供图

据了解,太原市现有户外劳动者10万余名,自2016年起,太原市总工会先后累计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大规模、高标准建设服务户外劳动者的爱心驿站、暖心服务站,着力解决他们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走进爱心驿站,最显眼的位置均配备了医疗急救箱、微波炉、饮水机、雨伞、口罩、图书等物品。为了更好地服务户外劳动者,太原市在爱心驿站建设中统一标准,从场地选择、设施配置、疫情防控、人文关怀等方面全面设计,建成了“党群服务阵地+爱心驿站”“服务职工综合体+爱心驿站”“商圈企业+爱心驿站”“特色产业园+爱心驿站”“环卫设施+爱心驿站”“志愿服务+爱心驿站”6种类型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同时,统一规范制度,制定考评办法,确保爱心驿站设施功能完好、服务贴心周到。

在硬件升级的同时,爱心驿站的功能也在不断延展,除了重点服务环卫工、交警、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外,还服务路人、游客等社会大众群体。在太原汽车客运东站,旅客候车期间可以到候车大厅旁边的爱心驿站内看看书报,喝口热水,或为手机充电;太原万象城内则建有多个“妈咪小屋”。截至目前,太原市共建起了166个爱心驿站、暖心服务站,累计提供各类服务20余万人次。所有的爱心驿站均已上网,户外劳动者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查找。

新时代职工之家:职工群众的“加油站”

中午时分,尖草坪区新时代职工之家的篮球馆逐渐热闹起来, 为了丰富全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尖草坪区将区体育馆调配给区总工会,用于职工服务中心和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去年5月,尖草坪区新时代职工之家改造完毕,爱心驿站、职工书屋、书画棋牌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一应俱全。除活动场所外,这里还设有职工服务中心、劳动争议调解室等,职工遇到困难和纠纷都能得到帮助,目前已接待5500多人。

新时代职工之家。太原市总工会供图

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阳曲产业园区的企业离市区较远,考虑到职工业余生活匮乏,太原市总工会依托四联重工建设了占地3600余平方米的区域型新时代职工之家,内设乒乓球、羽毛球等健身场地,以及阅览室、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文化展览室等;晋源区新时代职工之家开办了职工健康驿站,开设了疼痛调理、智能推拿等功能理疗室,实现对职工健康数据从采集到干预调理的闭环服务。

创新工作室:科技人才的“领军者”

在太原市交通学校数控车间,两台机械臂正在作业,抓取、替换、放置,实现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紧密合作的自动化智能生产。太原市交通学校是太原市总工会于2021年挂牌的“太原市新时代职工技能实训基地”,数控车间是教育部命名的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有高精尖数控设备30多台套,可以同时开展100人的培训。

交通学校数控车间。太原市总工会供图

“我们开发研制的‘全营养无菌豆制品生产线成套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省劳模倪日北说,近年来工作室围绕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仅2021年就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6项,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2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

太钢不锈冷轧厂冷连轧作业区班长牛国栋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曾带领团队创造了单机架轧机调试时间最短、投产最早、生产产品质量起点最高的纪录,并在2#轧机首次成功实现大变形量马氏体钢轧制。目前以牛国栋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已培养出92名高级轧钢工、16名技师、6名高级技师,取得创新成果82项,累计创收98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太原市共有3个国家级创新工作室、6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255个市级创新工作室、20个市级“六新”职工创新工作室。(朱紫阳)

(责编:朱紫阳、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