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抓党建 促提升 | 临汾大宁县:“党建示范小区”引领移民社区治理新模式

人民网记者 张婷婷
2022年06月11日15:15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能否“水土相服”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课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在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以昕水镇向阳社区移民新区作为试点,大宁县建成“党建示范小区”,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区治理能力提升的特色路径,让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构建一套体系,筑牢“红色堡垒”。该县为移民区选派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社区党总支下设移民新区党支部,接收党员组织关系,让35名党员找到了“家”,开展集体学习、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增强凝聚力。根据楼栋和党员分布划分党小组,按照单元划定党员中心户,构建“城区乡镇党委—社区党总支—移民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有效覆盖。小区党支部划分11个党小组,对应设立片区长、楼栋长、网格员和网格辅助员,整治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电线乱搭乱挂等现象;评选10户“十星级文明户”;邀请法律顾问、调解员化解纠纷、调解矛盾14起,实现了小区治理党的建设、文明创建、社会综治工作“三网合一”。

弘扬一种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移民新区建成了全县首个“党建示范小区”,充分运用“红色元素”,营造“红色氛围”,设立“党史故事”“自强走廊”“说事议事亭”等文化标识,开展老党员讲党史、孝老爱亲评选、小区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日常文化活动,涵养小区健康生活态度。由移民新区党支部组建村民自治组织,统筹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小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按劳获酬,给群众实惠,聚治理人心。依托“县校合作”“党员进党校”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以及组织移民区支部班子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与优秀支部书记面对面取经,克服本领恐慌,练就过硬本领,提升班子能力短板。

组建一批队伍,激活“红色细胞”。成立“党旗红”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组织开展志愿者“敲门行动”,对整个小区700多户逐一摸排,宣传政策,做到全覆盖;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处、卫生整治等活动1500余人次。建成面积500余平米的移民新区“党群服务驿站”,设置咨询区、阅览室、儿童托管区、党群活动区等6大区域,配备急救药物、工具箱等便民设施,由支部党员组成“跑腿团队”,开展保险缴纳、养老认证低保救助等代办服务,党员争当群众的“勤务兵”。探索“人社培训、园区就业、公益补充”模式,打造“安居、就业、上学、就医、养老在社区”的五在社区,依托人社部门对居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县内就地就业884人,外出务工就业539人,自主创业10人,物业安置服务岗位10人。

形成一套机制,彰显“红色力量”。制定出台《大宁县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群众自治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向阳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后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整套制度,形成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长效保障。由小区党支部牵头,采取推荐、选举等办法,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设立安全巡管、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自治小组,建立“有事大家说”机制,实行“小区事、小区议、小区办”打通居民表达诉求、投身小区建设的通道,先后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调解处理物业与业主矛盾11次。建立包联服务制度,社区明确1名“两委”班子成员包联,统筹驿站党组织、居民业主委员会、驻小区工作队、物业公司、驻区民警等各方力量,聚焦党建工作宣传、党员教育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就业帮扶指导等功能,围绕居民“微心愿”,提供便民“微服务”。推行移民新区服务“孵化”机制,鼓励小区居民群众组建各类社会团体,培育和孵化一批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纠纷调解等社会组织,引导居民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塑造移民新区积极向上的新风貌。

下一步,大宁县将坚持探索完善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解决突出问题、践行为民宗旨的思路,奋力在抓党建促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能力提升中探出一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大宁路径”。

(责编:张婷婷、张临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