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社会民生

跨越52年  “三转一响”里的光阴故事

董童 卢鹏宇 实习生赵崇富
2022年11月14日15:42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雪糕车、黑白电视、缝纫机、收音机......走进城市记忆馆,仿佛穿越回二十世纪70年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儿背后的“大时代小故事”,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物件。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物件。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物件。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物件。人民网 卢鹏宇摄

近日,太原城市记忆馆在南肖墙关帝庙开馆,通过历史照片、实物、视频展现城市生长脉络和市民日常生活变迁,是太原市文物局活化利用古建筑的一个典型。

太原城市记忆馆。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人民网 卢鹏宇摄

走进关帝庙的正殿,一张泛黄褪色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推着永久牌自行车的年轻男孩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这张被命名为《三转一响》的老照片,记录着珍贵的友谊,更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

太原城市记忆馆。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人民网 卢鹏宇摄

说起这张照片的来历,71岁的王福年记忆犹新,“1970年5月份,山西铁路建设兵团招工,我被录取了。几个发小相约五一广场给我送行,我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带郭栓锁去的,当时花7毛5分钱拍了这张纪念照片。”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照片。人民网 卢鹏宇摄

太原城市记忆馆展出的老照片。人民网 卢鹏宇摄

“‘三转’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算奢侈品。”宫守海指着墙上的照片,“这两辆车子中有一辆是我的,当时我已经工作4年了,照片里还戴着手表。”

“当时我们洗了两张照片,我这张保存得比较好,就捐给了城市记忆馆。”提供照片的郭栓锁介绍,“左数第一人是宫守海,接着是杜寇虎、郝小光,第四个是王福年,最右边的是我。除了郝小光,其他人都到齐了。”

时隔52年四位老人的合影。太原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供图

时隔52年四位老人的合影。太原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供图

时隔52年,他们容颜虽变,但身前还是那辆1970年的自行车,年代感满满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寻找郝小光”的行动也自发在朋友圈里传播开来。

“我在家没见过那张照片,看着像我父亲,但不敢认,后来看到朋友圈里转发,找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的郝小光,我就赶紧联系了策展人。”11月14日,郝小光的儿子郝志勇前往城市记忆馆,希望能和几位老人见一面。

郝志勇(左二)与三位老人的合影。人民网 卢鹏宇摄。

郝志勇(左二)与三位老人的合影。人民网 卢鹏宇摄。

“我还没告诉家人这个消息,想着自己先来确认一下。”事关父亲,郝志勇非常谨慎,“我父亲2016年因病去世了,这次见到几位叔叔非常亲切,好像回到了父亲还健在的时光。下周我要带姑姑、叔叔和妹妹也来看看。”

“老照片、老物件都是岁月留下的秘密文件,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横断面,而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经常寓于这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之中。”策展人黄海波感触良多,“我很希望能够把这些老物件传承下去,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感激创造美好的人。”

(责编:董童、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