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社会民生

52年不停歇 七旬老人将家乡“刻”进相机

董童
2022年12月19日16:50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取景,对焦,拍照。52年来,秦丙和带着他的相机走遍了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的大街小巷。

第一次与摄影“邂逅”,是1966年,秦丙和15岁。那年夏天,潞城照相馆的摄影师为他们班级拍摄了一张毕业纪念照。为了给同学们省钱,教导主任带着秦丙和,用找摄影师要来的底片冲洗了50多张照片。

“照相馆洗一张照片要8毛钱,我们自己洗只要2毛钱的成本。”秦丙和回忆,“每张胶片都要放在显影液里显影,再放进定影液里泡几分钟,最后捞出来泡进冷水里,5分钟换一次水,换12次就洗好了。我当时帮着打水、换水、看胶片,觉得很有意思。”

打那以后,秦丙和迷上了摄影。1967年,来走亲戚的姨父带着一台“华山牌135相机”,他第一次摸到梦寐以求的相机。在姨父的指导下,秦丙和给妹妹拍了张照片,“当时我妹妹一岁多点,穿了条小裙子站在窗户前,我对着她拍,洗出来一张邮票大小的黑白照片。”

1972年,秦丙和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我花了72块5,买了一台‘上海牌202相机’。又狠狠心,一口气买了3个胶卷,一个1块8毛3,差不多是我3天的生活费。”

看说明书、买书、看报纸,跑大街小巷、帮人拍照片,有了相机的秦丙和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摄影之路”,并乐此不疲。“我买的第一本书是《怎样摄影》,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是《摄影用光》。除了看书还看新闻、看电影,一开始就是看着别人的作品模仿着拍,慢慢的自己也有想法了。”

中华大街修了个中国银行、第一个民营焦化厂营业、大大小小的电厂......哪里有新变化,哪里就有秦丙和的身影,“大小企业我都走遍了,几乎每个企业我都留下了照片。”

“2017年,修订潞城市志的时候,我和市志办的工作人员天天下乡,几乎走遍了潞城,各个村子都留下了照片。”提起潞城的变化,秦丙和感触颇深,“近十来年潞城变化很大,生活越来越好,安暖气、铺设自来水管道,我都拍了大量照片。2005年我拍摄的一张潞城全景图里,十层以上的高楼寥寥无几,现在满大街都是高楼大厦。”

“当时我也想不到,这一拍就是52年。”时光流逝,城市早已变了模样,秦丙和积累下来的近3万张照片,成为了这座城市珍贵的记忆。

秦丙和常说,自己这辈子就没和潞城分开过。他出生在衙道街,在神泉村生活8年,初中在潞城一中就读,后来在当时的“潞城市工商业联合会”工作,现在住在甘林路,孩子也在潞城工作......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立业成家。“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变迁,是我对这座城市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从一片片房顶上铺着油毡、压着砖头的老旧平房,到一幢幢红砖青瓦的二层小楼,再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从一条条狭窄的胡同到一条条宽阔的新马路;从潞城市到潞城区......52年的时光,被秦丙和“刻”在了一幅幅摄影作品里,成为了属于潞城的“城市记忆”。秦丙和说,以后要是有年轻人好奇“以前的潞城是什么样子”,至少可以通过他这些年拍的照片里找到答案。

“肯定还要接着拍。”如今,秦丙和再次更新摄影设备,用上了无人机,“用照片留下这座城市的面貌,是热爱、也是责任。”(视频:平路路、王日尧)

(责编:董童、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