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文化旅游

大同市歌舞剧院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01月09日17:08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2023年正值大同市歌舞剧院创建7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大同市歌舞剧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建院初心,赓续红色血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大同市歌舞剧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这是我省被表彰的唯一市县基层文艺院团。

也是这一年,大同市歌舞剧院创作演出歌舞剧《北魏长歌》亮相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两场,担纲首场演出拉开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进京参演大幕,作为第本届中国艺术节全国进京参演的13部剧目之一,歌舞剧《北魏长歌》是山西省唯一进京参演剧目,大同市歌舞剧院是全国唯一进京参演的地市级文艺院团。

近两年,大同市歌舞剧院经受了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考验,他们原创的歌舞剧《北魏长歌》、舞蹈诗剧《天下大同》和交响音乐会《永远的小白杨》先后登陆国家大剧院、北京保利剧院,代表我省圆满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进京演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重大文艺演出任务,在首都大舞台展示了新时代三晋儿女坚定文化自信,深挖文化富矿,矢志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展现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最新的舞台艺术成果。

推进“线上演播、线下演出”双演融合模式

——让戏剧艺术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力度和覆盖广度

大同市歌舞剧院积极作为,努力探索,率先推进“线上演播、线下演出”双演融合模式,让戏剧艺术有了更广泛的传播力度和覆盖广度。

2021年5月23日晚,《永远的小白杨——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士心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大同市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应邀倾情演奏,精彩亮相。这是山西省的交响乐团首次登上中国音乐艺术最高殿堂——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一个地级市的交响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赢得首都众多音乐大师、指挥家,及首都观众的高赞誉与好评。演出当晚,国家大剧院等网站进行了整场直播,在线观看的观众突破了百万。

歌舞剧《北魏长歌》是大同市歌舞剧院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全新探索实践。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是我国各民族文艺创作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歌舞剧《北魏长歌》从全国各地选送的101台剧目中遴选出来,跨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42台参演剧目行列,2021年9月1日至9月19日,参演的42台剧目在国家民委网站和央视网上线展播,总浏览量突破1300万人次,各族干部群众反响热烈。

歌舞剧《北魏长歌》走到了全国舞台中央,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尤其是线上展播期间,该剧受到全国各地观众关注和喜爱,好评如潮、广受赞誉。数以万计的观众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欣赏歌舞剧《北魏长歌》的短视频,大家的热情留言,从不同视角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歌舞剧《北魏长歌》借助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线上演播的同时,文化和旅游部致函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大同市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北魏长歌》,作为参演剧目进京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2022年8月29、30日晚,歌舞剧《北魏长歌》亮相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两场,惊艳京华。首都艺术家予以高度赞誉:“中国气派,山西风韵”的歌舞剧《北魏长歌》是在这个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的“新写法”、新表达、新呈现,唱响中国艺术节,绽放中国艺术节,为山西赢得荣光。当晚,全国30余家媒体平台向全国观众现场直播。

歌舞剧《北魏长歌》还在太原工人文化宫、大同大剧院唱响,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该剧已经加入北京保利院线,2023年将在全国15个重点城市巡演。该剧还将在2023年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作为山西省优秀舞台展播剧目,进行文化惠民展演,线上直播演出,让老百姓赏好剧、看大戏,共享新春美好文化生活。

“线上演播、线下演出”双演融合模式,是大同市歌舞剧院在疫情形势下一种有力有效的积极探索,不仅向全国网民推出新创优秀剧目,也使大同市歌舞剧院拥有了更大的演播舞台,拥有了更多剧场之外的观众。

矢志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大同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来自于它的历史深处,也来自于它的现代表达。大同市通过持续不断地艺术创造和文化惠民,将文化自信注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精神生活。正是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让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有了发展的灵魂,有了发展的底气,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

大同市歌舞剧院深耕足下土地,深挖文化富矿,积极探索实践,把真实历史转化为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别开生面地展示中华文化之美,完成历史题材当代转换,让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用情用力讲述真实感人的中国故事,矢志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现活力。

大同市歌舞剧院演出的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2021年5月23日晚,登陆国家大剧院好评如潮,该剧在山西卫视播出,收视一路走高,收获了观众良好口碑和热烈反响。

作为新时代山西舞台艺术标志性作品,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的成功,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突破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成了历史题材的当代转换。突破二,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精心剪裁讲好中国故事。该剧从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提炼其精神标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成长

——反映大同市新时代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大同市歌舞剧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创作演出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成长,把“到人民中去”时刻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纵观大同市歌剧院近年来的创作演出,他们总是将“人民”作为关键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原创现实主义话剧“三部曲”《热土》《热泉》《太阳照在南洋河上》,及移植剧目《党的女儿》《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红色经典歌剧“三部曲”先后共演出600余场。

现实主义话剧“三部曲”以大同这片热土涌现的新时代优秀典型人物和故事为创作素材,讴歌高质量发展火热实践,用有根的创新创造,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了新时代大同的精神气象,用鲜活生动的优秀作品回答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创作的源头活水来自哪里?坚守人民立场,就是要真实地表达人物、诚恳地表达故事,使创作和演出回到人民中去。

《热土》生动讲述了发生在大同火山群脚下的十里堡村告别贫困的时代巨变,十里堡村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姚冰清,县委书记郭晋生和十里堡村党支部书记梁子等人饱含激情、齐心协力带领村民种植黄花,帮助村民克服观念和利益的羁绊,将小黄花做成农民致富的大产业,用黄花托起百姓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热泉》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基层党员干部李培斌的感人事迹为题材,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猝然离世。中组部追授李培斌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宣部授予李培斌同志为“时代楷模”。该剧先后在山西、北京等地巡演,生动反映了李培斌同志始终将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成为全国党员干部生动鲜活的教材。

《太阳照在南洋河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该剧表现了“天镇保姆”冯念念一家充满艰辛的进城之路和自强不息的追梦之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善良赢得尊重,摆脱了贫困,融入都市,艺术地呈现了乡亲们 “扶贫先扶志,贫困当自强,心中有阳光,全民奔小康”的幸福生活。

大同市歌舞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杨昡琴表示,我们青年演员要以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己任,坚持聚焦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生活为老师,以人民为根基,用心用情地去观察去认知,去发掘这个时代每时每刻都在闪烁的高光点,并用自己精湛业务能力将其呈现在舞台上,真正担负起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大同市歌舞剧院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大同市委、大同市政府领导下,在大同市委宣传部和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和指导下,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自强的根基,把推出精品力作作为剧院立身之本,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努力创作更多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推动大同市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贡献戏剧的力量。二是要坚持以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环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线下线上相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多演戏、演好戏。三要持续深化改革,明晰发展路径,依托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激发剧院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化人才培养,加强艺德艺风建设,引导艺术工作者崇德尚艺、提升修养。(李晓芳)

(责编:段思齐、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