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晋祠元宵再飘香 老技艺“滚”出新花样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农历正月初八,大街小巷挂满的灯笼彩灯早已将“年味”拉满。作为春节的传统民俗,赏美景、品美食早已融入人们的骨子里。
“软糯不腻,咬一口,唇齿之间溢满桂花的清香、芝麻的浓郁。只有这里的元宵,才能吃出年味。”
上午10点,家住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长巷村的王先生专门来到晋祠桂花元宵购买元宵,“已经连续三四年在这里买了,顺便也给亲戚带几盒。”
“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民谣中的“元宵蛋蛋”说的正是“晋祠四宝”之一的晋祠桂花元宵。两千多年前,“北稻一绝”晋祠大米和难老泉的活水,为这里的元宵奠定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而“六蘸六滚”的考究则确保了元宵的瓷实和软筋。
走进晋祠桂花元宵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糯米的清香,3台自动石碾机轰隆作响,一遍遍碾压着晾晒好的糯米,一圈又一圈,雪白的米粉“簌簌”地洒落在石磨下的盘子里;与磨粉车间只有一墙之隔的制馅车间内,一切、一提、一拨……66岁的李爱青用双把刀把一张张完整的馅饼切割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元宵馅;7个电动滚筒内,一块块一立方厘米大小的正方体馅料,在一次次地蘸水、翻滚后,包裹上一层又一层的白色糯米粉,变大变圆。
28岁的韩林枫,每天要在自动石碾机工作8小时,倒入50袋以上的糯米粉;切了五六年馅料的李爱青,一刀一刀全凭经验,切割的数量多得无法计算;50岁的王素文,在电动滚筒前,细心挑拣出黏在一起的馅料。
“一泡、二淘、三晾、碾米、炒作、做馅、滚制……经过十几道工序,晋祠桂花元宵才能‘滚’制而成。”晋祠桂花元宵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韩福元介绍说。
形如珠玉色如霜,桂花馥郁齿留香。“最大限度地保留古法工艺,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汁原味。”韩福元介绍,“动力方面,虽然机械化已代替了人工,但是糯米的碾压依然是由传统的石碾完成。没有高温的破坏,保留了最初的营养。”
炒制馅料也是关键。晋祠桂花元宵的馅料需要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后,再把糖稀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炒制完成后放入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切块。从炒到晾,考验的是师傅们的“火候”:炒不够料不香,炒过了有糊味;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得不够切不成型。
韩福元与孙子一起滚制元宵。卢鹏宇 摄
配方独特、用料扎实,个头大、分量足。凭借着五十多年元宵制作经验,到韩福元店里买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同时,韩福元也把制作手艺传给了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一家三代立志把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把晋祠桂花元宵的品牌叫响。
“质量不过关绝不能将就。”韩福元的儿子韩伟介绍说,以前都是过了正月初六才开始生产元宵;今年一进腊月,就有订单了,春节假期一日没休。目前,每天可以销售10万多颗元宵,预计到正月十三,会突破100万颗,元宵订购完全“爆仓”。
“作为年轻一代,应该在不断创新中将晋祠桂花元宵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每一年,韩伟都会推出一款特殊口味的元宵,艾草馅、山楂馅……今年推出了沙棘馅的元宵,“我们天龙山上都是沙棘,酸酸甜甜符合山西人的口味。”谈起元宵的生产销售工作,性格内敛的韩伟言语之间更加自信了。
在韩福元的记忆里,正月里,家家户户都要滚制元宵,村民们一家老小聚在村中石碾前,你拿簸箕,我拿扫帚;你拿箩筐,我拿糯米……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磨制米面、制作元宵。带着这份回忆,韩福元将晋祠桂花元宵这一手艺坚持了下来,只为更多人都认的那口“老太原”的味道。
生产车间外,装有52箱的元宵的冷链运输车已经准备出发,这些元宵将运至太原市内的多家超市。今年,晋祠桂花元宵进一步得到了市场认可,拓展了线下销售渠道;同时还开通了线上渠道,元宵卖到了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