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社会民生

新春走基层|龙灯舞起来 非遗闹元宵

2023年02月02日20:38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锣鼓喧天人欢笑,正月十五闹元宵。在高平市寺庄镇望云村党群服务中心,红灯高挂、锣鼓欢腾,长达63米的青龙腾空盘旋、左右翻滚,苏森和舞龙队的队员们将青龙威猛的姿态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村民连连叫好。

作为第六代引龙传承人的苏森,舞龙已有30多个年头。“舞龙里面的跑、跳、走、举龙头、摆龙尾等不仅有技艺,更有很多讲究,比如‘蛟龙翻身’比喻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飞龙穿柱’表达农业生产五谷丰登。整场表演大概20分钟,全程共有40余人交替表演。”苏森详细地介绍。按照传统民俗,舞龙灯正式表演前要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将青龙请出门,然后沿村庄环绕一圈,以求得神龙对全村老小和家禽的呵护和保佑。

舞龙灯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是喜闻乐见的闹元宵表演。望云村的舞龙灯文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还入选了晋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临近元宵佳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森就和村民们一起彩排舞龙灯,欢欢喜喜闹元宵,为村民们送上一道年味大餐。

据了解,望云龙灯直径为65公分,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每节由软节和硬节组成。龙头重达50斤,龙鳞靠人工手贴,制作工艺繁琐,并配套有烟火、龙珠、龙柱、云彩等道具,制作完成的青龙体态庞大、造型壮观。经过一代代传承,如今,望云龙灯制作工艺更具考究,演绎场景也更丰富多元。

“我们老一辈人都是看着舞龙灯长大的,今年的舞龙灯还有了新花样,在舞龙灯的中间,增加了5个龙柱,还有10个云朵,让整场舞龙灯表演场面更加宏大,表演起来更精彩,也更有看头了。”正在看彩排的苏大爷一边鼓掌,一边高兴地说。

对于望云村村民来说,舞龙灯不仅是在节日期间为大家带来的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非遗传承。

“30年的舞龙时光承载了我太多的感情与汗水,今年我们用了很多新人和年轻人,就是希望能将我们的这一技艺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苏森说。(李金莎、郭少宇)

(责编:张婷婷、马立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