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乡村振兴看山西 | 最是一年春好处  乡村振兴正当时

麻潞 武笑
2023年02月17日08:07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山西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三晋大地奏响美丽乡村建设“春之曲”。   

即日起,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人民网山西频道联合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共同推出“乡村振兴看山西”专题报道,讲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时代山西乡村振兴故事。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

2月7日,山西省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五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春季行动安排部署会召开。决定从2月份开始至4月底,在全省深入开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快项目开工建设、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全面排查、驻村真帮实扶政策宣传、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五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春季行动(以下简称“春季行动”)。这与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

锚定乡村振兴蓝图,山西美丽乡村建设奏响“春之曲”。

守住一个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由于妻子患有一级精神残疾,大同市云州区杜庄乡王家堡村脱贫户李瑞和儿子李守军常年在外务工。更不幸的是,李守军被确诊患上了尿毒症。为了给儿子看病,李瑞不得不搁置了原本的打工计划。失去收入来源,再加上两个人的医药费用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让李瑞全家再次面临返贫风险。

山西省委网信办驻王家堡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刻启动了防返贫监测帮扶程序:工作队先是将李瑞一家申请成为防返贫监测户,随后协调村委会和乡政府,为李瑞本人在村内安排了打草料、放牛的临时工作,为李守军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如此一来,父子两人每月有了稳定收入。与此同时,工作队还帮助李守军办理了医疗报销手续,为其发放了“爱心超市”的各类生活物资,最大限度减轻其家庭负担,消除了李瑞一家的返贫风险。

壶关县南平头坞村借助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专线穿村而过的区位优势,打造出了闻名全国的七彩村庄。桑潇摄

动态监测防返贫对象,填写《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表》,并通过系统进行上报,是山西每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日常之一。

山西省乡村振兴局会同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了防返贫大数据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互联,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过程监管。同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访研判等四种手段,山西对监测对象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直至消除返贫风险。

“2022年全省新识别监测对象1.1万户2.7万人;目前系统内监测对象共6.9万户15.6万人,占全省脱贫人口比例为6.3%。已消除风险4.7万户11万人,未消除风险的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全省监测对象占全省脱贫人口比例为6.3%,比上年度提高了1个百分点。”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介绍。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依然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底线任务之一。

在春季行动中,山西将对全省11个市、117个县(区、市)所有行政村(包括居委会、社区等)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展全面排查,排查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情况、排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排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重点解决监测对象识别、帮扶、风险消除过程中应纳未纳,帮扶措施不及时不精准,风险消除不规范等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锚定一个目标——脱贫群众生活再上一层楼

走进忻州市静乐县久冠服饰扶贫车间内,几十台缝纫机“哒哒哒”地运转着。经过“静乐裁缝”职业技能培训的女工们,有了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图为吕梁山护工母婴护理培训现场。王帆摄

“静乐裁缝”“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等90多个特色劳务品牌打造,带动了91.8万脱贫劳动力就业。产业深耕和就业输出成为山西培育脱贫地区发展新动能、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新渠道的支撑点。

每天清晨6点多,阳泉市平定县扶贫产业园里的工人就陆续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该产业园是为破解鹊山移民新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依托山西天弘晋腾商贸有限公司建立的,承担着1147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61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带贫任务。从最初的全屋定制单一产业,发展为集全屋定制、农特产品加工、品牌农产品运营于一体的多元产业,产业园的产业结构已实现调整完善,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搬迁群众筑起了致富“梦工厂”。

2022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务工就业作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重中之重,出台4方面30条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政策措施和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01.06万人,增加5.95万人、增长6.25%,其中省外务工就业19.3万人,增加3.15万人、增长19.5%。山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406元,增长1630元,增幅15.1%,位居全国第四。

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务工就业数据库,基本完成务工就业年度目标任务……2023年,山西将继续抓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工作,在春季行动中,通过抓好务工就业排查摸底,落实兑现帮扶政策,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组织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开发就近就地就业岗位等措施,确保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98万人以上,务工就业收入稳中有增。

探索一条路径——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走出山西路径

2月8日,在吕梁市中阳县山西腾宇生物科技公司内,绿色的传动带上,一个个圆柱体菌袋依次排列。在省里食用菌专家以及中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全国第一条日装袋18万棒全自动生产线正式运营,标志着中阳县食用菌生产步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

自2018年开始,中阳县在车鸣峪乡试种棚栽、地栽黑木耳。从5年前的牛刀小试,到现如今的“工厂化菌包生产+合作社+农户分散栽植管理”的生产方式,成功打造而成的“中阳黑木耳”这一品牌,成为带领中阳县走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特色路径,也成为通过示范创建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山西路径的特色样板。

从2021年11月份开始,山西组织市县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方式确定示范村,先期开展试点。目前,在五台、武乡、岚县、左权、汾西5个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山西已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43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15个、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100个。

晋中市太谷区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打造高品质果蔬种苗。王帆摄

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晋中市太谷区形成“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特色之路,临汾市曲沃县推进优质、安全、绿色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运城市临猗县加快特色养殖、生态种植、黄河文旅全面发展……三区县成功探索出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的新路径,2022年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2022年,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全国选定48个乡村振兴示范区进行示范创建,每个示范区补助支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4000万元。吕梁市岚县、晋中市左权县和临汾市汾西县成功申报。

“在示范村创建标准上,突出三个前提,抓住三项重点,破解三个难点,建立三个机制。”日前,张玉宏在新闻媒体通气会上介绍。这意味着,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中,山西探索形成示范村创建新机制。

新机制中,山西突出创建规划到位、配套资金到位、老旧宅基地盘活到位三个前提,为创建村全部制定了村级创建规划。在资金投入上,山西省级为每个示范村投入300万—500万元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撬动重点帮扶县、整体推进县、先行示范县分别按1:1、1:1.5、1:2配套落实资金,直接带动投资27.33亿元。抓住产业发展、集体经济、脱贫人口增收三项重点,通过产业带动、利益联结、务工帮扶等形式带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破解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难点。建立后续管护、人居环境提升、养老托幼三个机制。

通过五类示范创建,山西推动示范村实现产业发展有支撑、集体经济有提升、农民收入有增长,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景象。

蓝图绘就,重任在肩。正可谓,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责编:武笑、马立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