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大同云州区乡村振兴添动能
“大家再核对一下订单,别漏装了,没问题的话就装箱。”在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厂房里,负责人杨春明正和工人们一起打包、装车干黄花,这些产品即将运往深圳、杭州、北京等地。
今年30岁的杨春明,曾经是一名武警战士,2013年脱下军装的他回到家乡创业。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成功打造了“雁门黄”黄花品牌,从新农人成功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兴农人”。
在唐家堡村东,在6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加工生产车间内,2台全自动生产线,日加工鲜菜可达40吨,年产30万瓶黄花酱等产品。在距唐家堡村不远的坊城新村,建起了黄花扶贫产业园,拥有黄花酱、黄花酱腌菜、黄花饼、黄花代餐粉4条深加工生产线。杨春明说,“为了帮助困难村民在黄花淡季时增加收入,我打算上两台干玉米收割机,8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两个月下来就能收割800吨玉米,可供30人上岗工作,人均增收8000元。”
近两年,在云州区,像杨春明这样回乡创业的“兴农人”有一百多人。随着 “兴农人”的增加,云州区把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作为助力新农人变身“兴农人”的重要内容,坚持培训持证一体、产业就业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坚持培训、服务、创业全过程融合,探索出一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特色农民技能培训之路,为加快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据云州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在助力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过程中,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渠道、组织乡镇就业服务站开展返乡人员摸排、加大与企业用工需求的输出对接……他们紧紧抓住春节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黄金期”,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年来,全区共培育高素质农民7200人,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27期,包含家政服务、中式面点、缝纫技术等十多个技术种类。今年一季度,云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620人,其中转出499人,转入121人。
此外,云州区针对农村自主创业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过程中,规范和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资格核实流程,进一步扩大政策效应,联合银行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广大创业群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目前,全区共核实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资格8人,发放贷款资金60余万元。(马静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