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乡村振兴

蹚出“乡村善治”路  壶关县东井岭乡旧貌焕新颜

2023年05月11日16:07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走进壶关县东井岭乡牛家掌村,大棚满眼,蔬菜满村。谁能想到,这个几年前还是搞传统种植的小山村,如今却是全县有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

近年来,壶关县东井岭乡日新月异:四合院“民宿”布局在全乡旅游线路边,红色旅游资源、蔬菜大棚、农家饭店、垃圾回收点遍布全乡……举目眺望,到处都是“桃红柳绿花千树、白色大棚满社村”的田园景象。

多元产业促振兴,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收入

东井岭乡原来并没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传统,老百姓习惯种植土豆、玉米,每年的收入只有几千元。2016年,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支书、主任到相邻店上镇参观蔬菜大棚,部分村干部才看到出路、动了心。

先是牛家掌村,支书赵永岗认为“心动不如行动”。他组织8名党员,各自筹资10多万元,在自家地里共建设了56个蔬菜大棚。结果当年建棚,当年受益,平均每个棚净挣2.5万元以上,群众看到党员挣了钱,才转变了观念。

党员先行,群众跟上。全村群众陆陆续续建起了大棚,开始种植旱地西红柿。到2022年,牛家掌这个人口不足200人的小山村,先后建设了308个蔬菜大棚,成为东井岭乡第一个西红柿种植“专业村”。相邻的12个村也都走上了这条路,现在全乡共有1300多个蔬菜大棚。

西红柿多了,装西红柿的塑料框需求量就大了。每个框从河南进货,价格高达22元。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市场调研,外出考察,东井岭乡党委、政府决定延长产业链条,在交通便利、条件良好的东井岭村、利用一块原计划发展乡村旅游的场地,建设一个“蔬菜装饰材料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北行头村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试点。由乡镇农投公司“富强美农旅开发有限公司”牵头,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37亩,建立高标准平菇基地,辐射周边2个村组建平菇大棚,解决就业30余人。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订单式销售,完善电商、物流、仓储、餐饮等产业链条,全村户户都有稳定收入。

红色旅游聚人气,“凉资源”变成“热产业”

今年“五一”,来自河南郑州、安阳,河北邯郸、保定,省内太原、晋中、阳泉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沿着太行一号旅游专线,在东井岭乡赏壶关太行山百万亩森林风光、漫天遍地风力发电;看常行窑洞保卫战、崔家庄黄沙山战役等红色旧址,受“红色文化”熏陶;享浓郁的“岭上人家”风光。

依托这些旅游资源,东井岭乡党委、政府定位建设“红色旅游之乡、清凉避暑之乡、生态农业之乡”。布局建设了避暑民宿、农家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风光旅游,推出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游客一年比一年多,群众收入一年比一年高。随着“红色文化”名片的不断擦亮,每年前来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研学、旅游团队有200个左右,游客共计2万余人次。

积分管理定职责,党员戴上“紧箍咒”

帮扶困难群众记1分、带头抢险记2分、无故缺席党组织会议扣1分、未能按时完成党组织交办工作扣2分……这是东井岭乡党员积分制管理的计分标准。

在基层治理中,东井岭乡党委推行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把农村党员分为在职、无职、流动、病残四类,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积分。党员管理由“粗”变“细”,治理内容由“虚”变“实”。

“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后,党员发挥作用有了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行为标准’,群众看得见,党员自己也清楚。”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侯苗利说。

在东井岭乡,带头发展产业、帮扶困难群众、承包防火责任区、清扫环境卫生已成为党员们每月的“必修课”。21个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员的“先锋指数”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党员的“行动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对农村党员调动积极性有了‘方子’、考核评价有了‘尺子’、监督管理有了‘板子’,农村党员管理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乡党委书记韩志祥介绍,“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党员稳定在90%以上。主动服务群众成为‘常规动作’,党员服务群众意识有了大幅提高。”(崔前军、郭志国、周艳)

(责编:段思齐、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