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乡村振兴

【一线调研】好大一个枣园!

——稷山县打造全要素乡村旅游综合体

2023年09月04日16:07 | 来源:山西日报
小字号

 这是一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枣园,通过植入新业态,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这是一个驱动消费引擎的大枣园,吸引了183家市场主体入驻,拉动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4.2%;这是一个推动乡村振兴的大枣园,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务工或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稷山县以“枣园+”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主题景区。景区运营一年来,已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主题景区还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并获评国家AAA级景区。

创意满园 谱写农文旅融合的交响曲

造型各异的星空民宿散落于千年枣林之间,璀璨夺目的盛世华灯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于人行步道两旁,静坐听鸟语,闲步观枣景,风来板枣香……这些,都是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的新模样。 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位于稷山县城东北8公里处,是山西唯一的林木专类公园,总面积15.3万亩,其中核心区域5.5万亩,拥有千年古枣树17500株,是世界吉尼斯认证的“中国最大的千年古树群”。

2022年,稷山县依托板枣种植产业优势和板枣公园生态优势,持续挖掘稷山板枣生产系统这一农业文化遗产,整合乡土民俗、稷山非遗等文化资源,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破题,打造“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主题景区,并植入非遗展演、亲子乐园、观光小火车、盛世华灯嘉年华活动、星空民宿、沉浸式演出等6大旅游业态,先后举办枣花节、马拉松比赛、非遗展演进景区、“千年枣林·百年好合”婚庆等一系列活动。在这个“大”枣园内,“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齐全,业态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引流,完全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完整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创意点燃千年枣园,绿色的田野孕育希望。

伴着“呜呜”的汽笛声,一列小火车从非遗街区站出发,穿行枣林。透窗而望,乡野之趣、后稷文化、特色非遗相互交融,游客们乐在其中。

唐枣园里游人们身着唐装与千年古树拍照打卡,记录着每一刻的欢愉;甘棠井边枣农们汲水浇园,敲鼓喊号,演艺千百年来劳作的场景;非遗街区手艺人潜心创作,引领非遗活态传承的风尚;板枣博物馆,新编的“稷颂”沉浸式演艺,演绎农耕文明;亲子乐园里,孩童们嬉笑欢闹,畅享欢愉时光……

“我们将不断创新,提升品质,持续激发文化旅游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四时不同景,让游客乐意无穷,奏响农文旅融合‘交响曲’。”稷山县副县长高康夏说。

人气爆棚 吟唱烟火气十足的小夜曲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本该归于沉寂的枣园,却更加热闹。 明清小吃街上,灯火通明,游人如织;星空庭院内,旅客们围炉煮茶,谈天说地,尽情享受灵魂的疗程。千年古树在灯光、音乐的烘托下尽显诗情画意。

枣园远离闹市,偏居一隅,加之树多林密,即使仲夏夜,依旧保持25℃的舒爽温度。借气候做文章,稷山围绕“凉”字,开启了枣园“夜经济”的新曲目。

7月15日晚,“守望千年·只为枣你”盛世华灯嘉年华活动在景区内启动,28组造型精美、形态各异的华彩灯饰,将千年枣林装扮得流光溢彩,让板枣公园的旅游热度迅速升温。短短两日,入园人数突破10余万人次,成为稷山点亮“夜经济”、提升烟火气、拉动假日新消费的一场嘉年华。

夜幕下,一座座由村民老宅设计修葺的明清风格院落,和点缀在枣园中的星空房,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游人纷纷在携程旅行网上留言评论:这里,让我“院”望成真;开门即见绿,临窗闻枣香,好一处人间美景……

清风摇曳的枣林中,食客坐在举头便是颗颗板枣的院子中,品味着珍馐美食,美食与美景完美邂逅。惬意时光,流连忘返。

彻夜灯火的美食街上,香味扑鼻,热闹依旧。100多位摊主们的叫卖声,烧烤的滋滋声,炒勺与锅的叮咚声,和上万的人流量,汇成了一曲悦耳动听的“小夜曲”。后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沁声介绍,配合灯展打造的“明清小吃一条街”,通过创新夜间消费体验,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与小吃街毗邻的大集广场,也是热闹非凡,小型文艺汇演、游戏互动、露天电影等,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搭建起乡亲邻里沟通交流的平台。

正是枣园这个“绿色杠杆”,找到了合适的支点,枣林之下处处生“金”。

“从4月28日运营以来,我们庭院的客房入住率一直在80%以上,节假日更一房难求,下一步将加快星空庭院三期项目建设进度,以满足更多寄情田野的游人。”唐枣星空庭院总经理黄美河坚信,枣园中的这支“小夜曲”才刚刚开始。

产业融合 奏响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枣园成公园,公园成景区,就连祖辈耕种的枣树、居住的老宅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打卡地,这让祖祖辈辈打枣卖枣的枣农们始料未及。

景区有流量又有“留量”,增加了枣农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胆量。枣园核心区的姚村、陶梁、吉家庄村民借助“主场”优势,利用闲置房屋,发展起民宿客栈、精品农家乐,当上了老板;建起了板枣作坊,售卖枣芽茶、枣花蜜、板枣酒等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支起小摊搞副业,打饼子卖凉皮、烤肉串卖饮料,许多人在旺季时每天收入上千元。还有108个枣农通过培训进入景区就近务工,当起了保洁、保安和服务员。

枣农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村企合作分佣金、务工就业拿薪金、土地出让拿租金、枣树入股分股金的“多金”模式,不仅实现产业与村民收益双赢,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每年新增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在占地100亩的亲子乐园,姚村86户村民把枣园出租后,他们优先被聘用为园区职工,每年拿5000元至1万元的土地租金,每月近2000元的工资,以及年底的股份分红等,比过去单纯枣园收入翻了两三倍。

村民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圆了“打工不必去远方,家乡也能铸辉煌”的美好愿景。在担任唐枣星空民宿店长的80后“宝妈”李锦燕看来,现在这份离家近又能赚到钱的工作,比起以往外出务工更安心、舒心。“我们村有30多人在这儿工作,每个月都有3000元的收入,依托这里的客流量,自家蒸的花馍、散养的鸡也多了条销路。”

“得益于景区发展,今年村集体收入增加了60多万元,还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授予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大家商量着要打造灯光篮球场,整修老旧房屋,装扮公共空间,让村子一步一景……”看着来往游人,姚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恩指着村里的规划图,十分兴奋,“景区不仅带来了资金,更激发了村干部干事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农文旅产业融合,拉动了消费,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了市场主体,激发了市场活力,关键是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表示,借助“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主题景区的火热势头,稷山县将继续打好“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鲜明文化符号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实施总投资50.77亿元的文旅项目,链接起大佛寺等7处国宝、五大非遗,持续推进全域旅游,使文旅成为惠及民生的致富产业。

秋日的阳光洒在万亩枣园,映射在那一粒粒或青翠或绯红的板枣上。这片千年枣园被赋予新的内涵,衍生出新的产业,从而也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好大一个枣园,丰收在望。它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一颗颗板枣,更奏响了以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进行曲。(记者周明飞 通讯员陈伟东)

(责编:段思齐、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