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行走黄河看吕梁|小山村的艺术“对话”

桑莉媛 武笑
2023年11月02日08:19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莽莽吕梁,黄河奔流。

曾经的吕梁,人们生存困难、自顾不暇。如今,一座以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谢永增命名的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诞生于这片苍茫大地上,开启了一扇北方小村连通世界的文化窗口。

秋日里的孙家沟村。人民网 卢鹏宇摄

10月31日下午,在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的二层窑洞里,巴渝风·重庆十人中国画邀请展布展工作已经完成,静待两日后开幕。受邀参加此次展览,来自四川、重庆的几位画家刚刚到达孙家沟,就迫不及待地到艺术馆里欣赏一番。一幅幅谢永增画笔下的孙家沟村画作,让他们对南北画作创作有了新思考。

作为此次参展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美术院教授蒋维青带来11幅作品,内容以山水、花鸟为主。“这个北方小山村与我之前画里看到的完全不同,尤其是山西境内的窑洞,与陕西相比更为立体。”第一次来到孙家沟村的蒋维青,和同行的几位画家朋友,在这个暖暖的秋日下午,静静地穿梭于一间间窑洞间,尽情地欣赏着因窑洞而生的一幅幅画作。

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大门。人民网 马立明摄

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大门。人民网 马立明摄

孙家沟村,位于临县三交镇东部,村里古建筑错落有致、沧桑古雅。走进这里会发现,村里能够拥有一家艺术馆,与其浓厚的历史底蕴紧密相关。

群山环绕、状似莲花的孙家沟村,既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还有多座保存完好的建于明末清初的窑洞大院,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国传统村落。

漫步孙家沟村,起伏的山、流动的水、摇曳的红枣树,深浅不一的绿在眼前铺展。山溪旁的崖壁上,“用艺术点亮乡村”格木醒目,彰显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

20世纪80年代,谢永增第一次到吕梁写生,就与吕梁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感。30多年间,他以吕梁乡村为素材,几乎走遍了吕梁山的所有古村落,创作了《梦回孙家沟》等大量具有乡土情怀的作品,吕梁也因此成为他的艺术故乡。

2018年,受临县政府邀请,谢永增在孙家沟村建立了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经过修缮的古窑洞群,配以红纸、红灯笼进行点缀,重新焕发容光。与那些矗立在城市间、或先锋或传统的艺术馆不同,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依托于旧窑洞改造而成,没有精致的布展空间,一面面窑洞内的白墙上挂着一幅幅谢永增笔下多角度的孙家沟村,透过一根根线条、一抹抹色彩,就能看到四季里的孙家沟,以及连绵的吕梁山,和依山势而建的明清时期窑洞群。

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内展出的一幅幅画作。人民网 卢鹏宇摄

谈及创办艺术馆的初衷,谢永增很有感触地说:“目前艺术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各种画展天天有,不计其数,而农村缺乏这种资源,大多数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看过画展。艺术馆的建立,等于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打开了一条艺术通道,把城市的文化资源下沉到了乡村。”

据谢永增介绍,在艺术馆建立的四年间,举办了各种画展近30次,用艺术推动了孙家沟的发展,带动了孙家沟写生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盘活了村庄,给孙家沟带来了人气。谢永增说:“通过四年多的运行,证明在乡村里办艺术馆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第一次在山村里举办绘画展,对于蒋维青也是第一次。但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大不同,蒋维青也开始热爱吕梁这块热土。“今天我一看到这里的树、山、窑洞、村民,就马上打开地图查看家里和这里的距离,1300多公里,等明年春天我要带着更多的朋友自驾再来。”而接下来的时间里,谢永增、蒋维青将与此次受邀而来的画家们共同在临县、兴县、柳林、石楼沿黄河四县古村落写生,所绘作品将于明年7月艺术馆建馆五周年时展出。

孙家沟村貌。人民网 卢鹏宇摄

作为中国首个建立在大山里的乡村窑洞式艺术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外艺术家来孙家沟绘画写生。而村民们也耳濡目染,与艺术不再遥远。“真没想到,艺术馆建起后,老百姓经常来这里看画。”谢永增说。

对此,蒋维青也有同样感受,从百姓们对我们画家的那份亲切感,就能感觉到他们与文化的沟通很近。

艺术馆的打造,赋予孙家沟村村民的是内在的充实;文化旅游的不断推进,则给当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建起了农家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枣、玉米等农产品进行售卖。

“村里的艺术馆大大扩大了孙家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村里农家乐服务业年收入多达40余万元。”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建龙介绍说。如今,孙家沟新建了旅游接待中心以及6个农家客栈和一个农家乐餐厅。

“艺术馆刚刚成立了培训中心,将面向山西省内外招生,举办写生培训班,义务培训不收学费,学员食宿自理,给孙家沟的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谈及未来,谢永增有了新打算。

孙家沟村村民与艺术的对话仍将继续。

(责编:武笑、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