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西频道>>本网关注

行走黄河看吕梁|临县:艺术点亮“红色电波”村

人民日报记者 何勇
2023年11月02日09:34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小字号

一座座晋西风格的院落,依地势拾阶而上,一条潺潺溪水缓缓而下。

深秋的孙家沟,像是一幅写意山水画。

图为山西吕梁临县孙家沟。人民网卢鹏宇 摄

村子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18大院和32小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水南北两岸的盆地内,俨然一座“世外桃源”。

镇上干部介绍,孙家沟是2018年国家批准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爬坡走近一座大院,院墙上挂着写有“军委三局旧址”的牌子。

图为“军委三局旧址”。人民网记者 马立明摄

1947年3月到1948年4月间,由于延安局势的紧张,毛主席决定组建中央前委、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中央后委由叶剑英、杨尚昆带领,从延安经碛口镇东渡黄河进驻吕梁后,就驻扎在临县三交镇双塔村。

后委大部分机关就分散在位于湫水河畔的村子里。军委三局承载着各解放区与中央机关联络的工作,就驻扎在孙家沟村这一隐蔽的山村,用“电波”畅达联络中央和全国各战区前线、白区地下工作,被毛主席赞誉为“千里眼、顺风耳”。

走进这座大院,让人震撼,这座清代窑洞式院落,在山西极为罕见。由几十间窑洞组成两个院子,中间互通,庭院极为阔达。灰砖青瓦组成的院落,被大红灯笼和门口贴着的红纸,映衬得极有生机。

图为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院内。人民网卢鹏宇 摄

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台子,铺上了红色背板,书写着“巴蜀风川渝十人画展”几个大字。原来,正逢四川重庆的画家来此举办个人画展。

主办者谢永增走过来,热情地一一介绍参加画展的画家老师们。

谢永增出生于河北衡水深州,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经常来此写生。在他心里,孙家沟已然成为他的故乡,以孙家沟为题材的一系列淡雅隽永、有着浓浓乡愁的山水写意作品,让谢永增名声大噪。

图为巴蜀风川渝十人画展”活动场地。人民网卢鹏宇 摄

孙家沟让谢永增心安,从写生到离不开孙家沟村。2019年,在临县县委、政府的动员支持下,“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在孙家沟“军委三局”旧址大院正式落下。

这也是中国首个窑洞式乡村艺术馆。此举不仅使得孙家沟的古窑洞建筑群得到了修缮和利用。也成为谢永增的朋友们、学生们等广大艺术家关注孙家沟、书写大美吕梁的重要桥梁,更成为美术院校学生们写生基地。

图为艺术展展出的画作。人民网卢鹏宇 摄

古建筑活了,孙家沟火了。 

建馆以来,在吕梁宣传部、临县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谢永增联络协调各地画家,在孙家沟村举办各类画展30余场,围绕吕梁举行了“情系乡土·赋彩吕梁”——沿黄美术作品展、“重温红色记忆·倾情美丽乡村”——走进吕梁红色根据地等专题画展,签约美院写生基地近 10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艺术动力。

“每年都有一二千学生来此常住写生。”村支书王建龙说。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风光独特,是很好的创作、培训、展示基地。”来自重庆的参展画家孙强华说。

图为孙家沟晋西风格的院落。人民网卢鹏宇 摄

在谢永增看来,艺术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各种画展天天有。而农村大多数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看过画展。艺术馆的建立,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打开了一条艺术通道,把城市的文化资源下沉到了乡村。4年多的运行,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孙家沟艺术馆之所以越办越好,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办画展,吸引了众多画家和美术院校到孙家沟写生,实现了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初衷。”

图为鸟瞰孙家沟。人民网卢鹏宇 摄

艺术点亮了乡村,独特的建筑文化,丰富的红色革命史,也为孙家沟村增加了吸引力。文化赋予了孙家沟的活力,游客的频频造访让孙家沟火了。

马爱莲是村里第一批搞农家乐民宿的村民,“第一年赚了几千元,第二年是1万多元,这两年都是6、7万元。河南河北四川,天南海北的画画的。

镇村两级因势利导加大投入,2022年孙家沟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我们加大投入,修缮窑洞,开发特色民宿,改造进村道路,建设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完善写生基地生活生产服务设施。”王建龙介绍,现在村里已有三家大的专业民宿,下一步,将依托艺术馆和红色资源,把孙家沟村打造成全国最优质的写生基地、旅游基地,吸引更多的画家游客来我们村写生画画、旅游参观。

(责编:张婷婷、桑莉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