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每个党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大同云州区“四向发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今年以来,大同市云州区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切入点,持续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全面谱写现代化云州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云州区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持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我们不断强化对‘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好思想‘总开关’。”云州区委组织部部长兰江表示,全区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深化“主题党日”制度,下发主题党日活动安排8次,创新“5+N”模式,组织各类党组织根据实际开展好当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开展理论武装。目前,该区共举办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5期,培训学员476人,指导各乡镇、区直各单位分层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并用好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等线上培训平台,做到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
“通过党员干部自我查摆对照、深入剖析问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素质作风得到了显著提升。”兰江表示,2022年全区17个党(工)委、33个党组班子查摆问题471条,242名班子成员查摆问题1764条,357个党支部均高标准完成了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开展“五强化五提升”,激活农村“原动力”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实际,全区开展“五强化五提升”专项行动,从组织建设、队伍管理、制度落实、场所建设、经济带动等方面,着力解决一批长期困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堵点”“难点”问题。
常态化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农村党组织“争旗提档”、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四诺四评”等工作。以“争旗提档”活动为载体,鼓励各地村党组织强弱项补短板,勇夺旗帜;摸排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逐村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顿方案;以“四诺四评”机制为载体,全区128个村党组织书记作出任期目标承诺和年度目标承诺,公示上墙,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做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帮带培养及跟踪管理。“为更好发挥青年人熟悉网络的优势,我们已举办大学生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1期8次,全区到村工作大学生话题总播放次数已达434.3万次,成绩喜人。”云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武龙龙表示,“通过精心管、暖心育、细心帮,一支素质高、作风实、善谋事的优秀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已见雏形。”目前,大学生线上直播带货试播5次,销售黄花礼盒、杏果、西瓜等特色农副产品2万余元。
通过探索培育黄花产业主体、兴办合作社、实施光伏发电等9种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区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102个,占比79.69%。以黄花为主导产业的唐家堡村,大力推广专业化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已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3年前的5.5万元增长到了55.5万元。
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力”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治理得好,群众“幸福”的底色就更足。云州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为牵引,深入实施“网格党建强化提升”行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全区12个社区划分为61个网格,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今年以来,网格员共排查上报事件信息13885条,已整治13785条,整治率达99.28%。
按照“八有”标准,建成17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全区1972名党员下沉进入网格,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有了党群服务站,还真不一样!之前我们小区附近的防洪渠杂草丛生、出行不便,还存在火灾隐患。现在小区‘靓’了,我们也高兴。”家住吉祥里社区的张月娥笑着说道。“楼巷长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反馈,我们和环卫工人一起进行了排水渠疏通和垃圾清理。”网格长刘成芳表示,“网格里的事就是群众的事,党群服务‘强筋健骨’,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物业服务问题,云州区成立了物业行业党委,对无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派出党建指导员,并成立了12个物业党建联建委员会。推行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一方引领、四方共商”工作机制新模式,搭建起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居委会、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工作联动机制。云州区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书记杨栋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通过民主协商议事,各社区共召开四方联席会议42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49件,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
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增强“两新”吸引力
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特征明显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日益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
云州区在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摸清“两新”组织底数,精准管理。在全区“两新”组织成立了物流和物业2个行业党委,在9个乡镇设立了“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对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逐户(个)排查,梳理出56家有固定经营场所、有10名以上职工、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性新经济组织。云州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肖瑞江表示:“只有摸清辖区内党员底数,才能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让‘两新’领域党员心有所属、家有可归。”
严格落实定期联系制度,全区选派21名党建指导员对11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指导。今年上半年对2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履职情况、工作成效进行了考核,为取得称职等次的党建指导员发放工作补助。新选聘党建工作指导员6名,对12名指导员所指导党支部进行了调整。
凝“新”聚力,发挥“两新”组织党建品牌影响力。该区在人流量大、商户集中的地区建立多处“小哥驿站”,动员临街商铺、环卫爱心屋等场所设立暖“新”角。万昌国际物流园区“司机之家”还设立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角”,各类学习资料、学习视频一应俱全,并为司机提供各类暖心服务,年提供服务达2.4万余人次。同时,引导工会、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司法、人社、民政、卫健等相关单位为“两新”组织群体提供公益体检、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带动就业,增强民生发展“驱动力”。万昌国际物流园直接从事运输装卸的工作人员超过1万人,间接带动周边地区6万余人受益。物流园定期组织周边乡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参加物流基础知识、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并向物流、电商、快递企业推荐人才,解决周边乡村1500余人就业问题。(记者李强 本报通讯员刘浩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