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碧波萬頃魚歡暢

——我省漁業漁政事業發展掃描

2021年07月05日07:10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黃河流經我省965公裡,涉及4市19縣,沿黃地區宜漁灘涂面積近15.5萬畝,水域資源條件優越,目前已發現魚類約80種,河曲縣娘娘灘,萬榮縣西灘,芮城縣風陵渡、聖天湖,平陸縣車村等地是黃河土著魚類優良的索餌場、越冬場、產卵場。“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放流鯉魚、草魚、鰱魚、鳙魚、赤眼鱒、黃顙等各類經濟性、生態性魚類3851.5萬尾,黃河鱉稚鱉45160隻,大鯢幼體1000隻,對促進水域生態環境改善和魚類種群資源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筑牢漁業發展根基

6月6日,2021年全國“放魚日”。山西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太原市汾河公園舉行。活動當天,向汾河增殖放流草魚、鯉魚等優質魚種10萬余尾。好多市民參與了放魚活動,市民劉新宇說:“看著魚兒們從我手中游回水面,我仿佛感受到了它們的快樂。”

增殖放流是發展保護水生態資源的一個重要舉措。大量優質魚種回歸自然,進入汾河,必將有力促進汾河的水系物種平衡,有效淨化河流水質,改善河道生態,促進汾河流域生態得到進一步保護與修復。

近年來,我省積極介入水生態修復,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對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涑水河、御河水生生物底數進行調查,全面了解全省重要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狀況,提出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制訂《汾河流域生態漁業發展指導意見》,創建山西省河流生態修復和資源養護示范點。同時,加快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省農業農村廳、省自然資源廳等10廳局聯合印發我省《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科學劃定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養殖區,統籌生產發展與環境保護,穩定水產健康養殖面積,保障養殖生產空間。

全省水產養殖市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省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9-2030年)》編制完成,朔州、長治、臨汾、陽泉、大同、呂梁、晉城、忻州、晉中等9個市,永濟市、鹽湖區、萬榮縣、雲州區等4個縣市區發布了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全面規范養殖証發放,全省養殖証發証率超過應發証數的90%。

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按照農業農村部“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的要求,截至目前,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16家,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26家,運城市永濟市成為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縣,實現我省示范縣“零”的突破。

為了將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落實落細,切實保障百姓餐桌安全,我省將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原良種場、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等主要水產品生產基地和大中城市水產品批發市場全部納入水產品質量安全藥殘監控范圍。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范圍覆蓋全省11市51縣,持續開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和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活動,加強水產養殖用藥及其他投入品使用監管,確保了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顯示,產地水產品和水產苗種抽檢合格率均為100%。

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我省出台了《山西省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21-2030年)》,科學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統籌生產發展與環境保護。編制印發《山西省2021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施方案》,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在全省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行動、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行動、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推進我省水產養殖業綠色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省先后吸引廣東海大集團的數字漁業產業鏈項目落地永濟市,計劃總投資7.27億元,佛山達億漁業有限公司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項目落地呂梁市,省外資金投資8100萬元,晉城市沁澤農業開發公司的“張峰三文魚”養殖項目吸引省外資金注資2600萬元。爭取到漁業發展補助資金集中連片內陸養殖池塘標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項目1661萬元,運城市臨猗黃河甲魚中質資源場建設項目1000萬元,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補助資金1657萬元。

持續加強漁業資源環境保護

保護撐起了我省漁業健康發展的天空。

每年4月到6月為禁漁期,我省舉辦“山西漁政亮劍2021”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全省各地通過開展黃河流域漁政執法、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專項執法、違規漁具清理整治等多項執法行動,促進黃河全流域高質量發展。2015年開始對黃河干流偏關老牛灣到河曲娘娘灘段、河津到垣曲段、沁河安澤段實施了禁漁制度管理。2020年組織實施了為期9個月的漁政亮劍專項執法行動,出動執法人員600人次,出動執法船艇19艘次,水上巡查516海裡,漁政執法巡查360人次。全年漁船受檢率達到100%,漁業安全事故“零”發生。

今年上半年,我省聯合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省農業農村廳與省林草局配合,組織開展代號為“清風行動”的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聯合行動,重點整治了“電毒炸”“絕戶網”“三無”船舶等非法捕撈水生野生動物行為。

省農業農村廳農墾與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曹慶介紹,我省組織開展對特有品種大鯢、唇魚骨、黃河鯰等水產種質資源繁育項目攻關,突破了人工繁育及苗種培育中的關鍵技術。目前大鯢幼體保有量達到3000尾,儲備鯰魚親魚300組、黃顙魚親魚100組,繁育鯰魚苗種、黃顙魚苗種等26萬尾,為我省土著魚類的增殖與恢復創造了條件。

“十三五”期間,我省制訂出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暫行辦法》和《山西省漁業資源增殖放流項目績效考評辦法》,省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2015年以來,持續開展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平均每年投放魚種800多萬尾,分別與太原市、運城市、呂梁市人民政府,中華環保基金會山西代表處舉辦了主題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共建生態文明家園”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鯉魚、草魚、鰱魚、鳙魚、赤眼鱒、黃顙魚等各類經濟性、生態性魚類3851.5萬尾,黃河鱉稚鱉45160隻,大鯢幼體1000隻,對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魚類種群資源的恢復,對全社會生態文明理念的樹立起到了積極作用。(記者王秀娟)

(責編:桑莉媛、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