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兩優一先”風採】用“五心”贏得民心

——記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長治潞州區淮海社區黨委書記崔永明

2021年07月19日07:35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在長治市潞州區延安南路街道淮海社區,總能看到社區黨委書記崔永明奔波忙碌的身影——她是社區的“活檔案”,居民的大事小情都記在心上,轄區28個小區工作情況了然於胸﹔她是社區的“救火員”,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大家排憂解難,化解矛盾糾紛﹔她還是社區的“當家人”,大事小情都安排處理得讓群眾交口稱贊。她和同事們都踐行著這樣的服務理念:知心、貼心、放心、歡心、暖心。大家都說有了這“五心”,過得很順心。

走進每一戶,幫助每個人

淮海社區原屬淮海集團管理,有4萬多居民,人口基數大,特殊人群數量多。面對復雜的社區局面,崔永明從接手開始,就一家一家地跑、一戶一戶地了解情況。把社區劃分為11個單元網格,配備網格員、網格長22名,小區黨支部書記9名,以“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為目標,將黨員、志願者、居民代表納入網格,實行“一格多員、一員多責”,在社區推行無縫隙網格化管理新模式,搭建居民與社區的連心橋。

通過網格化管理平台,第一時間掌握了小區內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基本信息和治安狀況,讓原先的海量“死”信息變成了即時的動態的“活”信息,實現了對實有人口、流動人口等的精准統計。社區誰家有殘疾人,誰家有育齡婦女,哪戶住著老人和孩子,誰家有下崗無業成員,誰家生活困難,崔永明都了如指掌。

針對群眾提出社區辦公時間不便民、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推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各自分工”的做法,在長治市率先推出社區一窗式服務,實行錯時延時服務和上門預約服務,提供“您辦事、我跑腿”的高效便捷服務,實現便民服務“不打烊”,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注重激發黨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內生動力。在這裡,通過創新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淮海集團的戶外廣播、學習強國、山西智慧黨建等開展學習,聽黨課、學黨史、看愛國電影……多樣化的網絡學習,不但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增強了廣大黨員參與組織活動和組織生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原來我們社區居民聚在一起聊的無外乎就是家長裡短,近幾年不一樣了,大家講的都是社區的事情。”社區居民白潔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我們淮海社區成了共同的認知和遵從。

服務的事情,沒有分內分外

“孩子們都快樂成長,老人都享安康,黨群心相融,魚水情意長,舒心的日子唱著過,幸福永駐淮海社區!”這是一首新作的歌曲,也是對現在的淮海社區最貼切的描述。

幸福的背后是“知心、貼心、放心、歡心、暖心”的付出,時刻銘記職責與擔當。崔永明說這“五心”就是她的工作方法,如今也成為了社區的服務方法。在她的工作筆記中,記者看到,既有社區黨務建設、社區工作要點這樣的工作內容,也有居民意見、群眾反映等線索的記錄。

在經年累月的執著堅守中,她還總結出一套“講、轉、幫、調、聯、聚”六字工作法。通過走訪入戶宣講黨的方針政策,了解群眾訴求,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扶困難群眾,調解居民矛盾糾紛,保持鄰裡聯系,增強大家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共繪和諧幸福社區。

淮海社區11院共有居民1366戶,小區空巢老人就有600多人,為了給老人提供更貼心實用的服務,崔永明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小區黨支部和志願者組建了“小棉襖服務隊”,積極探索“1+4小棉襖”工作法,提出“走一走、嘮一嘮,讓小棉襖更加貼心﹔坐一坐、吃一吃,讓小棉襖暖在心坎﹔樂一樂、鬧一鬧,讓小棉襖帶去快樂﹔議一議、辦一辦,讓小棉襖更加實用”的工作要求,讓服務隊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走在淮海社區,路面干淨整潔,街頭巷尾一面面彩繪牆描繪著新時代的和諧聲音,免費開放的“圖書室”為群眾提供了家門口的“精神糧倉”。不僅如此,社區還成立街坊食堂,為社區居民提供成本價用餐服務﹔設立夕陽紅樂呵吧,組建模特隊、棋牌小組,讓老年人有地兒吃飯、有地兒聊天、有地兒活動﹔組建社區聲樂班、道德銀行、少兒活動室、女性成長空間等社團,為居民提供活動場所,鄰裡親如一家……淮海社區一派文明和諧景象。而在社區隨便找人問問,他們都會告訴你“這都多虧了崔書記”。

讓社區治理再上新台階

崔永明經常把一句話挂在嘴邊:“有情就會有愛,有愛就能讓整個社區團結如家。”多年來,她就是這樣地堅守與付出。

為方便群眾聯系,她向轄區群眾公布了自己的電話,並24小時開機。她的角色常常因群眾的需要而變換,孤寡老人床前,她是貼心的“女兒”﹔孤兒的課堂上,她是操心的“家長”﹔居民的忙碌家事中,她是熱心的“親人”﹔她的工作也常常隨著社區事務而轉換,比如疫情防控一線,拿起登記冊她就是摸排網格員,戴上紅袖章她就是宣傳員﹔站在卡點她就是值勤員……

以黨員亮身份樹標杆的“雙亮雙樹”帶動一片,用社區、社會、社團的“三社聯動”勃發最美真情。面對剛剛獲得的榮譽,崔永明說這是對她和同事們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鞭策和鼓勵。她說在為民服務中,感受到了奉獻的甜美,在創新發展中,體會著收獲的快樂,自己還要更加努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讓黨放心,讓居民安心,這些事雖小卻意義重大。

“用‘五心’服務、建如家社區”,這是淮海社區一貫的理念,積極開展黨建品牌創建活動,促進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居家養老,這些靠的就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崔永明說,我們見証著城市在快速奔跑向前,人民生活不斷提升,這一切都離不開偉大的黨。

在基層扎根17年,崔永明笑稱她的芳華都獻給了社區。她說:“群眾的事就是我的事,走在街上很多人微笑著跟你打招呼時的成就感,牙牙學語的兒童伸出雙手讓你抱抱時的溫暖感,老人們摸著你的頭拉著你的手把你當閨女時的親切感……我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記者李家鳴)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