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走進鄉村看小康】嶺頭村:手機打開致富門

2021年07月20日07:42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盛夏時節,太行山區的早晨來得格外早,剛5時,東方就露出了魚肚白,山谷間雞鳴、犬吠此起彼伏,武鄉縣上司鄉嶺頭村迎來了新的一天。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家的谷子地,由於春天農家肥施得足,加上近期雨水較多,谷子長得是不是很健壯?讓我仿佛看到秋天黃澄澄谷穗兒彎腰的可人樣。”迎著朝霞,村民魏寶玉早早來到地頭,拿著手機開始了視頻直播。

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流量成為新農資。在“三晉微商第一村”嶺頭村,像魏寶玉一樣放下鋤頭、拿起手機、開了微店的農民有100多人,他們通過做直播、拍短視頻來推廣銷售,當地農特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飛”出了大山,走進了市場。

嶺頭村曾是縣裡的后進村、貧困村。5年前,當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堂和時任第一書記史小兵根據村裡盛產五谷雜糧和瓜果梨桃的實際,讓村民借助手機在網上開微店,發展電商促農增收的想法時,村民們普遍持懷疑態度。“電商是啥玩意兒,人不見面就能把東西賣了?”

萬事開頭難。由於留守村民大多年齡偏大、思想閉塞,一開始干電商者寥寥。張玉堂和史小兵就挨家挨戶動員,第一期電商培訓班開班那天,共來了7個村民。

61歲的郭晉平就是其中的七分之一。她回憶道:“人來了,可我們7個學員拿的都是‘老人機’,村干部左說右勸,大家換上了智能手機。上課就像聽天書,想打退堂鼓,可又心疼買手機的錢,隻能硬著頭皮上課。”

2016年8月,郭晉平接到自己微店的第一個訂單。深圳一個顧客買了50公斤核桃,當她一下子拿到手1500元時,疑慮都消除了。郭晉平鉚足了勁兒上滿4期培訓班,開微店、搞直播、拍短視頻,她干得越來越帶勁。

眼見郭晉平靠開微店掙到了錢,這讓一起參加培訓的魏寶玉也有了信心。

“20斤小米賣到了廣州,掙了200多元。”2016年10月,魏寶玉也接到了網上的第一單生意,翻倍的價格讓他高興不已。從那時起,他迷上了電商,農村的稀罕事,農業的種植事,農民的悲喜事……他都舉著手機拍。

“小山村裡的事,城裡人愛看,粉絲不斷看漲。”魏寶玉的微店生意越做越大,每年有七八萬元的收入。2020年,他獲得了山西省脫貧攻堅獎的奮進獎。

村裡搞電商的多了,群眾對通信信號和物流的要求也高了。當地政府及時因勢利導,加大了扶持力度,在村裡增設2座信號塔,建了WiFi覆蓋區。村民上網更方便了。

為疏通物流“最后一公裡”,嶺頭村借助武鄉縣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機會,在村裡建設了電商服務站,並積極爭取資金支持,村民每單享受2元補貼,解決了物流成本高的問題。

換手機、開微店,成了村裡新潮流。村民李潤紅開微店,不但自己脫了貧,還幫別的農戶網上售賣農特產品﹔“50后”王成勝通過微店把自家的小米、黃豆、土雞蛋等賣到了各地,年純收入過萬元﹔殘疾人張紹東做起了微商,每月有了千兒八百的收入……

如今,走進嶺頭村,牆上刷著“把小米賣向全世界”,村裡主干道改名為“微商路”,80多家農戶家門口貼著店鋪的二維碼。村民們在直播間裡視頻直播春種、夏管、秋收,還有農村的奇聞樂事,把網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部小手機打開了致富門。

“農村電商,拼流量更要拼質量,想要一直火,還是要把好品質關、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農業提質、農民增收。”面對村裡的變化,張玉堂並不滿足。在他的帶領下,村裡又整體規劃了200畝新品種梨樹、300畝有機谷物生產基地﹔出台了優惠條件,吸引青年返鄉創業﹔籌建了果干加工廠、創客空間、布藝加工廠等項目,嶺頭村開啟了鄉村振興新篇章。(記者李全宏)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