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藍佛安在調研汾河生態保護和防汛工作時強調

完善舉措促進可持續保護 壓實責任確保全流域安瀾

2021年07月21日07:36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7月19日,省長、省總河長、汾河河長藍佛安在汾河忻州寧化古城段,實地察看山水林田湖草汾河沿線濕地環境治理試點項目進展,詢問污染企業退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情況。 記者李兆民攝

7月19日,省長、省總河長、汾河河長藍佛安深入忻州、太原,調研汾河生態保護和防汛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進一步完善舉措、壓實責任,促進汾河可持續保護,確保全流域安瀾,讓母親河持久造福三晉人民。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副省長賀天才參加。

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保護,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讓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指示要求,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19日,藍佛安沿寧武、靜樂、婁煩、古交等縣市,一路巡河,察看水情水質,了解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展和治理成效。寧武縣正在建設寧化濕地公園,通過治理河灘、恢復濕地,改善汾河上游水生態。藍佛安實地察看項目進展,詢問污染企業退出、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情況。他說,要堅持原生態理念,科學開展綜合整治,加強濕地保護管理,不斷提升濕地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位於東寨鎮雷鳴寺的汾河源頭,水流清澈見底,兩岸青山倒映。藍佛安了解出水口水量、水質情況,肯定了汾源保護的成效,指出,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意識、上游意識、大局意識,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確保汾河生態安全。要統籌解決生態保護和群眾生計問題,依托好山好水謀劃綠色項目,發展林下經濟、旅游經濟等生態產業,讓老百姓吃上“生態飯”“旅游飯”,促進生態保護可持續,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相統一。在萬家寨引黃工程南干線頭馬營出水口,黃河水經五級泵站提水,從這裡匯入汾河。藍佛安結合圖紙察看引黃工程線路走向,詢問歷年供水量和生態補水等情況,強調,要加強科學調度,加大管水護水力度,推進水價改革,促進黃河水資源集約節約使用,更好保障生產、生活、生態用水需求。在汾河古交城區段,三期河道治理項目預計今年竣工。藍佛安詢問工業污染和面源污染治理、雨污分流等情況,叮囑當地負責同志,要加強水質監測分析,針對性強化治污措施,加大產業結構調整、落后產能淘汰力度,讓汾河水干干淨淨流向下游。

當前正值汛期。藍佛安來到靜樂水文站,察看站內設施,通過測流系統調閱近期水文監測數據,詢問汾河沿線水文站設置及雨情、水情,要求水文監測站點圍繞安全度汛,密切關注天氣和水情變化,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為防汛決策和水資源管理提供及時准確的科學依據。汾河水庫是我省第一大水庫,承擔著省城及下游防洪、灌溉、工業和城市供水等任務。藍佛安聽取水庫防汛工作匯報,詳細詢問蓄水能力、汛限水位。他說,今年雨情雨勢特殊,水庫作為防汛重點單位,要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克服麻痺大意思想,加大隱患排查、堤防巡查、應急保障力度,切實筑牢防汛“堤壩”。要統籌考慮上下游防洪形勢及水庫安全,聯合調度、精細調控,充分發揮水庫功能。在古交市,藍佛安了解汾河防洪及周邊地質災害防治等情況,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壓實工作責任,強化上下聯動,落細各項防汛防災措施,堅決守牢安全底線。(記者張巨峰)

(責編:張婷婷、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