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學黨史 開新局 山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張臨山  趙芳  張婷婷
2021年08月06日05:42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巍巍太行山脈愈加勃發興盛。

6月3日,山西省委書記林武率領省委常委班子,瞻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山西日報記者李聯軍攝

在山西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的重要時期,6月3日,山西省委書記林武帶領省委常委班子來到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宣示牢記領袖囑托,傳承紅色基因,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8月,在太行山深處的和順縣,一座產值上億元的國家級“專精特新”現代化化工民營企業生產有序,流水線上,機械臂自動將一個個生產好的硅鋼級氧化鎂系列產品碼好﹔在呂梁山上的吳城鎮,26塊圖文並茂的黨史展板在兔坪村村委大院一字排開,村民自告奮勇充當臨時講解員,一個簡朴而又獨具特色的“流動黨史館”巡展宣教正在進行。

“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局限於經濟領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包括黨的建設都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真正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在山西召開的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林武鄭重表態。

新征程、新起點帶來的是“換道領跑”的新機遇。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打開山西發展新局面,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山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一幅充滿希望的藍圖逐漸清晰而生動。

深學細悟篤行  用紅色資源“富礦”涵養干部初心使命

“姑姑的生命隻有短暫的15年,但那是生命怒放的15年,‘生的偉大’﹔而面對犧牲,她是那樣大義凜然、義無反顧,‘死的光榮’。”

近日,在英烈英模家屬宣講團省委機關報告會的現場,劉軍祥以新一代講述人的身份第一次走上宣講席,宣講姑姑劉胡蘭的英雄事跡。

追憶烈士劉胡蘭,74年來,無數中國人一直在思索,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一位年輕革命者的意志如此堅定,在犧牲面前如此從容﹔帶著同樣的思考,74年間,一家三代人把親人劉胡蘭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

著眼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山西注重用紅色資源“富礦”涵養黨員干部初心使命,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讀書班、講專題黨課、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基層宣講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細悟篤行。

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藍佛安表示,要以山西各項事業新發展新進步踐行“兩個維護”、詮釋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

山西是革命老區,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三晉大地上英勇奮斗:抗戰女英雄李林,騎駿馬持雙槍,曾寫下“甘願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卻在保護群眾安全轉移時身負重傷,遭遇圍困之際,將最后一顆子彈留給自己﹔黃崖洞小戰士崔振芳,14歲不到就參加革命,戰斗打響時,堅守在一塊距地面20米的大山陡崖上,先后消滅敵人數十名,最后不幸被機槍射中,年僅18歲……紅色資源孕育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浸潤紅色熱土。平凡人,普通事,一旦以純潔信仰、高尚追求為精神底色,就有了非凡的意義。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在武鄉縣黃堂凹“四好農村路”的施工現場,黨旗飄飄,挖掘機、推土機、碾壓機、運輸車輛同時作業。武鄉縣,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抗戰聖地,地勢險惡,多雄關險隘。長期以來,落后的交通成為制約武鄉經濟發展的天然“屏障”。

“特別是今年,我們把‘四好農村路’建設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任務,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切實為老百姓出行打通‘最后一公裡’。”工程施工方——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澇謙鄭重表示。

“石科——小庄溝段,新路繞村而行,能否再對原有的老路加固重修,方便出行?”

在施工過程中,面對群眾提出的新要求,項目部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實地考察,研究對策。

“特事特辦!我們上會研究,覺得確有必要。這路不僅是通向縣城的,更是通向百姓心裡的。”在項目部負責人史建峰與武鄉縣交通局、設計院等多方協調之后,小庄溝“加路”的要求被提上了日程,並免費進行了修建。村支書董彩萍說,加輔路段修建的完成,讓不少村民實現了從“院落”到“縣城”的無縫銜接。

農村公路既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把錢花到刀刃上,把路修到群眾心坎裡。小庄溝村的故事也不斷在山西其它地區上演。

6月26日上午,太中銀鐵路呂梁至太原南段動車組列車開通。呂梁市宣傳事業發展中心供圖 馮帥攝

6月26日9時46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護工李改琴搭乘的D9232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呂梁火車站出發,馳向省會太原。

“座椅干淨舒適,乘務員熱情耐心,方方面面都很滿意啊!”

“以前去太原坐大巴得5個多小時,現在1個多小時就去了,票價40多元也很便宜。”

在車內700多名乘客一片歡騰的背后,是建設隊伍每天3小時的“天窗時間”,百余天的施工會戰,400余次的封鎖改造……隨著呂梁革命老區跨入“動車時代”,山西11個地級市實現了動車開行全覆蓋。

山西一直關注老區的發展,省委部署開展“用黨史、踐初心、興老區”行動,制定了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配套政策。為了解決老區基礎設施落后問題,匯總提出擬申請納入國家“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重大項目173個。

今年以來,按照“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山西省紀委監委會同17個職能部門,聚焦民生領域,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聚焦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梳理確定了21個重點推動的具體事項,推動切實解決一些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省教育廳聚焦中小學生課后服務范圍小、時間短、內容少,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問題整改﹔省醫保局聚焦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問題,集中打擊“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等欺詐騙保行為﹔省住建廳聚焦解決公積金繳存職工在異地辦事過程中“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推動住房公積金5項高頻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根本目的是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更好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林武表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憂解難,並使之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確保把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辦好辦實。

謀創新促轉型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是黨中央授予山西的一塊“金字招牌”。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將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把開展碳達峰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牽引舉措,推動煤礦綠色智能開採,推動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抓好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

“減”字當頭,山西主動破除煤炭依賴。6月28日,全球首套1兆瓦鈉離子儲能系統在山西太原正式投運。

華陽集團1兆瓦鈉離子儲能系統。華陽集團供圖 陳健攝

儲能是支撐能源互聯網、智能微電網、綜合能源服務的關鍵技術。山西“十四五”新業態規劃明確提出,開展“新能源+儲能”試點示范,結合電網調峰需求,推動組織實施一批不同類型的儲能示范項目,探索構建“源(新能源)—網—荷(電動汽車)—儲(蓄電池)”協同運行的“互聯網+”智慧能源系統。

華陽集團搶佔行業制高點,以碳基材料培育化學儲能和物理儲能相結合的儲能產業,大力布局鈉離子電池、飛輪儲能等新能源儲能項目,建設集研發、生產、銷售、應用、運維為一體的大規模、一站式新能源產業生態圈。

“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后,儲能成本低至0.2元/度,未來將逐步取代鉛酸電池,解決鉛酸電池環境污染問題,同時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緩解動力電池行業對境外鋰資源的依賴。”華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翟紅介紹,該系統的成功投運,標志著華陽集團布局、引入、共建新能源儲能上下游全產業鏈邁出堅實步伐。

從“改變世界的材料”氣凝膠,到引領低碳清潔能源建筑的“零能耗”小屋,從“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到守護職業健康的“華陽新材”口罩……多項“黑科技”在華陽集團的落地生根,無一不是在“轉型”上深耕細作,無一不是在“發展”上謀求突破。

跳出煤堆謀轉型,步伐越走越堅定。7月16日,山西省開發區2021年第三次項目集中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三個一批”活動在全省各地同步舉行。

在活動主會場,尚風“綠谷”碳中和環保科技園項目舉辦了開工奠基儀式。營業執照1天到手﹔“土地清表”3天完成﹔公司展廳7天建成﹔原計劃24個月正式投產,也縮短到18個月……採訪中,公司董事長孟新利對這裡的辦事效率深有感觸:“確實是大吃一驚,辦事效率比東部發達地區還快。”

本次全省開發區“三個一批”活動共簽約項目506個,開工項目459個,投產項目265個,涵蓋合成生物、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綠色生態產業。

以開放促改革,在改革中擴大開放。“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優化營商環境隻有起點、沒有終點。”藍佛安指出,要把握好“三無”“三可”的內在要求,在打造“無差別、無障礙、無后顧之憂”“可預期、可信賴、可發展”的營商環境上久久為功、持續用力。

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65天,一般性工業項目壓減至最快26天,雄忻高鐵(山西段)用地預審與選址審批創造了7個小時辦結的“高鐵速度”,改革經驗納入國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100例》……山西不斷致力於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高效、可預期的良好環境。截至2021年6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95.9萬戶,增長9.3%。其中,上半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4.4萬戶,增長5.4%。

今年以來,山西省經濟保持持續恢復、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山西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960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其中,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煤炭工業增長14%,非煤工業增長18.3%,快於煤炭工業4.3個百分點﹔山西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3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8.4%,增幅居全國第三。

書記抓、抓書記  闖出一片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站在大同市天鎮縣城向北望去,一望無際的綠色中,山上杏樹、棗樹綠意相映,山下南洋河水波蕩漾,景色動人。從2018年秋開始,千百隻赤麻紅嘴鴨、扁嘴鴨、大雁、黑水鳥在南洋河生態園一號壩前群集,成為當地新的景觀。

南洋河是天鎮人民的母親河。5年前,這裡還是行洪不暢、垃圾遍地的“爛河灘”。作為南洋河的縣級河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王建江決心把“爛河灘”變成水光瀲灩的好地方。

王建江三赴北京,找企業家們反復懇談,一起算長遠賬,爭取多方面的支持。在萬家寨水務控股集團挂牌的第一天,他抱著圖紙、方案,汗流浹背上門爭取項目。董事長陳耳東握著他的手動情地說:“我們一開張你就上門了,這樣的縣委書記不支持不行。”

譜寫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山西篇章,不是一蹴而就、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需要全省上下團結奮斗、艱苦奮斗、持續奮斗。

6月22日,全省“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受到表彰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代表上台領獎。山西日報記者李聯軍攝

6月7日,山西省換屆后縣(市、區)黨政正職專題培訓班(第一期)在省委黨校開班﹔6月18日,山西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會議召開﹔6月22日,山西省“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召開……

林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注重書記抓、抓書記,層層壓實各級主要負責同志特別是‘一把手’的抓落實政治責任,鮮明樹立崇尚實干、狠抓落實的鮮明導向。”

在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在到任后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市委常委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建立市縣兩級領導班子成員每月一次深入社區(村)人大代表聯絡站點與群眾座談制度”。11名市委常委以上率下,截至目前,累計收集群眾提出的問題172個,辦結96個,缺少公廁、路燈損壞、天然氣不通等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頭等大事”和“關鍵小事”得到有效解決。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擁軍在實地調研的同時,組織專門力量,採取“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方式,以忻州、陽泉為重點,深入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徐廣國在中陽縣車鳴峪鄉參觀考察,詳細了解木耳的種植規模、當前面臨的困難等情況﹔省委常委、秘書長李鳳岐深入聯系的脫貧縣繁峙縣實地了解移民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和鄉村振興推進情況,探望幫扶的脫貧戶……

在山西,省級領導帶頭開展“群眾呼聲調研”,發現7方面21類問題。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察民情訪民意工作,11個市和綜改區、省直74個單位發現23類612個問題。在此基礎上,省委常委會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13項,省級四大班子和173個參學單位共列出重點項目清單2309項。

以為群眾辦實事為突破口,山西生產供給穩步增強、新動能增勢強勁、有效需求加速釋放、發展質效明顯提升、民生保障穩固有力,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山西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林武強調,要牢記領袖囑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為統領,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發展和黨建“兩手抓、兩促進”,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歷史征程中交出優秀答卷。 

(責編:趙芳、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