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山西天鎮縣組織家政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婦女就業——

本領過硬 增收穩定(辦好民生實事(12))

本報記者  付明麗
2021年08月10日07: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學員們正在接受嬰兒護理培訓。
  王中勛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天鎮保姆”項目是人社部和山西省重點打造的勞務品牌,10年間累計培訓3萬余人,帶動兩萬余人就業。該項目通過規模化的職業培訓,幫助當地農村婦女掌握家政服務技能,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穩定增收。

  

  在山西大同市,有個“天鎮保姆大學”,提供“培訓、持証、就業”一條龍服務,不收一分學費。凡是第一次就業的,交通費和住宿費學校全包。

  “天鎮保姆”是人社部和山西省重點打造的勞務品牌。10年裡,“天鎮保姆”項目累計培訓3萬余人,帶動兩萬余人就業,創收4億多元。現在,“天鎮保姆”已經成為一支人均年收入5.5萬元的隊伍。她們的就業區域遍布京津滬等地。

  多方發力穩就業

  幫扶項目成招牌

  脫貧后,天鎮縣西馬坊村的喬改英又有三件喜事:搬進了縣城的新樓房、兒子婚禮在即、拿到了家政服務員中級証書。

  來到喬改英的新家,現代家具一應俱全,地面一塵不染。“以前一家四口擠在租的平房裡,現在的生活完全不一樣了。”喬改英說著不太標准的普通話,反復跟記者確認能否聽懂。她說做家政服務必須得學會普通話,一有時間就對著手機軟件練習。

  48歲的喬改英在天鎮縣做保姆。這幾年,她先后在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參加了兩次培訓,還主動去大同的職業學校學習。喬改英告訴記者,等兒子結完婚,她想去北京再闖幾年,“多學點技能心裡踏實!”

  喬改英的新家離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不遠。教學樓上“天鎮保姆大學”幾個大字格外顯眼。從護工、老年護理到小兒推拿、育嬰,36間實操室裡陳設著各式設備。從坐姿、站姿、沏茶倒水等禮儀細節,到烹飪、按摩等專業技能,授課老師都一一講解。

  比喬改英早一步來到北京的楊瑞金已經適應了現在的工作。5年來,她一直在照顧一位90多歲的老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白天要不停翻身,晚上還要起夜三四次。在她來之前,已經有十幾名保姆因為熬不住,沒干幾天就走了。

  “一開始也想放棄,”楊瑞金告訴記者,“我在學校培訓過3次,之前校長幫我找過一份工作,干不下去又回家了。這次出來,我怎麼也得先堅持3個月。”

  悉心照料老人3個月后,客戶不舍得讓楊瑞金走了。為了留住她,每月還給她漲了500元工資。

  “61歲了,每個月還能賺5000多元,我很知足。”楊瑞金很珍惜現在的工作機會,“以前想掙錢,沒門路。隻要能把日子過好點,我不怕吃苦。”

  憑著專業技能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如今的“天鎮保姆”在家政服務市場上口口相傳,成為一塊金字招牌。

  【專家點評】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天鎮保姆”的實踐証明,發揮當地的人力資源優勢,並將人力資源優勢成功轉化為市場優勢,就能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致富之路。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政府的引領,也需要群眾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各方共同發力,穩定就業、增收致富就不是一件難事。

  打通堵點轉觀念

  提升技能幫致富

  為了不驚擾到孩子,楊素芳白天習慣把手機靜音。做保姆近9年,楊素芳照顧過一位老人,帶大過兩個孩子,沒跟客戶紅過臉。說起來,楊素芳覺得很驕傲。

  55歲的楊素芳曾經是天鎮縣李家寨村貧困戶,也是天鎮縣第一批走出去做保姆的人。

  天鎮縣,地處山西、內蒙古、河北三地交界,曾經是貧困縣。全縣有5.4萬農村富余勞動力,其中婦女就有2.6萬人。天鎮距離北京200多公裡。2011年,天鎮縣瞄准北京的市場需求,打算組織當地婦女,培訓后到京從事家政服務。

  “政府出資金、給補貼、供場地,學校免費培訓,培訓后免費介紹工作。第一次就業的,交通、住宿學校全包……”一個月時間裡,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李春和當地干部到十幾個村子入戶動員。但是,村民還有顧慮:一是怕上當受騙,二是村裡向來沒有婦女出去打工,況且還是做保姆。

  每說服一名婦女,都要過幾關:婦女自身觀念關、丈夫面子關、子女理解關、村干部思想關、村民輿論關。最后隻有19人外出務工,“好多人票都買好了,臨上火車又不去了。”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副校長富肖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楊素芳當時心裡也在打鼓:能不能適應大城市的生活?能不能把人照顧好?客戶會不會為難我?雖然顧慮重重,但她還是決定去試一試,“那個時候,丈夫患病常年服藥,一家人生活不寬裕,必須出去工作。”

  沒想到出去不到一個月,楊素芳就賺了3000元,這是她以前近一年的收入。現在,楊素芳一年能賺6萬元左右。在她和姐妹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開始走出家門。

  沒文化、沒技能、觀念落后,是當地農村婦女外出務工的障礙。

  通過提高就業技能,讓她們有能力出去闖。2018年,山西開始實施“人人持証、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借著政策東風,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不斷擴大培訓規模,豐富課程,並邀請全國優秀教師授課。近1/4的學員取得了家政服務專業高級技能証書。

  有了技能,還得轉變觀念。為此,學校一遍遍入戶動員,讓外出務工的婦女分享經驗,打消大家的疑慮。

  “一個保姆走出去,后面是一個團隊,隨時為她們提供技能支持、心理輔導等服務,也會根據客戶反饋及時調整培訓方案。”富肖艷介紹。

  【專家點評】幫扶先要扶志和扶智。對很多人來說,轉變觀念是邁出家門的第一步。掌握一技之長則是能夠找到工作崗位的關鍵所在。當地政府圍繞家政市場做文章,努力解決好農村婦女面臨的問題,不僅扶上馬還要再送一程,為她們成長為專業的家政服務人員,闖出了一條路子。

  外出就業帶創業

  品牌輸出再升級

  在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展板上記錄著學校近3年來的30件大事,每一件都見証著“天鎮保姆”的成長。去年11月,作為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科研合作課題,學校編寫的《家政服務員心理培訓教材》通過了專家評審,這讓李春很欣慰。

  “農村婦女到城市做保姆,環境、角色的改變可能會影響她們的心理健康。但她們自己有時候意識不到問題所在。”李春告訴記者,心理疏導成為保姆培訓的重要一課,也是“天鎮保姆”品牌升級的重要一環。

  經過這些年發展,“天鎮保姆”已成為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但也面臨著中高端保姆少、開拓市場難等瓶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地正在探索“天鎮保姆”標准化、職業化、產業化發展之路。

  如今,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已經成立了14個分校,將培訓模式輸出到省內各地和河北、內蒙古等省份。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家政服務市場會有更大的需求。”李春告訴記者,“天鎮保姆”按照國家家政人員考核標准分為低、中、高三個等級,盡力滿足家政市場的需求。同時瞄准高端市場,開設育嬰早教、膳食養生、心理疏導等專業,培養職業家政服務人員,讓大家的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階。

  一手抓培訓,一手拓市場。2019年以來,天鎮在北京、內蒙古成立了“天鎮保姆”推介聯絡站,與大中城市三甲醫院、養老機構合作,搭建勞務平台。此外,在人社部和山西省人社廳的支持下,“天鎮保姆”培訓基地與山西省家政服務協會聯合,瞄准首都家政行業高端市場,建立了100多個家政就業、創業聯盟平台。

  如今,“天鎮保姆”正在實現由培養輸出一個縣的保姆向惠及全省及周邊地區婦女、由單純就業向以就業帶創業、由勞務輸出向品牌輸出的轉變。

  【專家點評】天鎮縣從市場需求出發,以促進就業為抓手。在打造“天鎮保姆”家政品牌過程中,從最初的組織動員,到后續的服務保障等方面發力,使更多當地婦女轉變思想,勇敢走出家門,並最終做大為支柱產業。同時,還將幫扶的經驗擴散到其他地區,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點評專家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李長安,本報記者李心萍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10日 14 版)
(責編:麻潞、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