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 尋找山西服務業新觸點
【轉型進行時】武宿T3航站樓:飛梁筑夢在此間

一進一天地,一軸一山河,建筑風格獨具山西特色。斗拱飛檐,重檐疊瓦,柔美的空間曲線暗含著傳統文脈和現代發展的完美交融。既體現晉風晉韻的文化內涵,又是4000萬旅客吞吐量的國際性、現代化交通設施終端,這就是武宿T3航站樓。
2019年,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1400萬人次,飛機起降10.8萬架次,貨物吞吐量達到5.76萬噸,步入全國繁忙機場行列。隨著航空業務量的快速增長,T1和T2航站樓已無法滿足現有需求,為了進一步提高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省委、省政府作出推進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的重大決策部署。
隨著配套設施的開建,作為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的主體建筑,拉開建設序幕的武宿T3航站樓已經越來越近、呼之欲出。
外雄內秀,用建筑和空間設計詮釋晉風晉韻
按照中國民航局批復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年版)》,規劃有T3航站樓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的定位,不僅是區域樞紐機場,同時還是北京首都和大興機場的備降機場。
一組數字可以大體勾勒出未來T3航站樓的模樣:外形似“山”,寓意向表裡山河致敬﹔40萬平方米的體量相當於16個T1航站樓或是7個T2航站樓﹔建成后,太原機場機位總數將達到155個,是原來機位數的三倍﹔單跑道變雙跑道,滿足飛機起降架次的增加……
如果仔細觀看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藍圖,可以看到在現有機場跑道的南側將建設一條中距跑道,在T1和T2航站樓之外將新建一個40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加上70萬平方米的配套建筑,整體總建筑規模將達到110萬平方米的體量和規模。
作為山西重要的對外窗口,T3航站樓的“外觀體貌”由國際國內三家著名設計咨詢機構聯合設計,充滿了晉風晉韻。“梁思成先生評價山西建筑‘外雄內秀’,外雄就體現在建筑的格局恢弘大氣上。”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首席總建筑師郭建祥介紹說,武宿機場的設計採用了以中軸為骨、山河為神的立體空間遞進手法,中央主軸線貫穿航站樓中指廊、辦票大廳、交通換乘中心等空間,最終延伸至北側未來的武宿商務區。中軸兩側另有兩個輔軸線,共同構成了一主兩輔的橫向山河之勢,將整個建筑群架設起來,稱之為“一進一天地、一軸一山河”。
武宿T3航站樓的“山西特色”還體現在建筑和空間上。
建筑上“脊走光隨、檐飛雁翔”——為了追求傳統印記的突破,T3航站樓主樓北向出檐深遠,巧妙地蓋住高架車道邊,將重檐的正脊展開,形成連貫的天窗,讓柔和的天光鋪洒入航站樓的室內空間。
空間上“進落相宜、古今相合”——T3航站樓優化了傳統的進與落,衍生出了新的晉陽八景,一線洞天、淵亭掠影、十裡丹楓、晉陽走馬、翠柏庭花、壁立晉書、綠谷飛梁、瓊台天宇。
提質增效,牽引航空運輸服務業再上台階
按照國家交通強國的戰略目標要求,山西要打造面向未來的四型機場,即“平安、智慧、綠色、人文”。同時,T3航站樓還要兼具太原武宿國際機場自身的4個特點,那就是貫通、便捷、無阻、協同。
“要實現這些特點和目標,需要借助大量的高科技智慧化手段,比如使用面向全域的感知系統,運用雲計算、物聯網等多種技術手段,最終實現五個‘一’,即出行一張臉、物流一張單、通關一次檢、運行一張網和監管一平台,整體提升太原武宿機場的運營和服務水平。”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陳陽介紹說。
據介紹,T3航站樓的綜合交通方案主要包括:綜合交通樞紐,建筑面積為5萬平方米,匯集了地鐵1號線、3號線和預留的遠郊市域R1線﹔T3配套的停車樓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提供3400個車位﹔道路交通對外以三通道雙備份的銜接作為核心模式,對內是一個單向大循環的高架系統和地面系統,共同把T1、T2、T3航站樓有效地銜接起來,並能夠快速便捷地將人車疏導到城市交通網絡中去。
“這樣就形成了太原火車南站、汽車客運東南站和武宿機場的樞紐組團,從而提高武宿機場的客流中轉能力,進一步強化太原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對於構建我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以太原為首的一主三副多級綜合交通樞紐系統有著重要的意義。”山西省發改委交通處處長楊文清說。
不僅是地面交通,在空中航線上,T3航站樓的“加盟”將極大地拓展山西對外交流的“朋友圈”。據陳陽介紹,從國內角度講,太原機場將盡快開通並加密除石家庄以外所有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旅游重要城市,以及經濟發達城市的航線航點﹔在國際航線上,力爭多開直達航線,同時加密加強同北上廣等國際樞紐機場之間的國際中轉連乘航線。
打造集城市會客廳、總部經濟、樞紐經濟和臨空產業於一體的商務新區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國際樞紐機場天然自帶流量,這像是城市中心最繁華、人流最密集的商場一樣,國際樞紐機場聚集了最大的人流量以及最有購買力和消費力的有效群體。同時,機場天然自帶“逗留功能”,逗留產生消費,這一點在上海浦東機場上體現得最為明顯。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浦東機場的總收入為109億,其中非航收入的佔比達到了60%。
“用三個詞來形容T3航站樓的商業價值,就是‘一心、兩核、多聯動’。”陳陽介紹說,“一心”就是剛通過安檢的區域,最具商業價值,T3航站樓在這個區域設置了一個“凸”形三角形商業空間,使旅客通過這裡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商業服務﹔“兩核”則是指過了安檢以后向東西指廊擴展中的兩個節點處,T3航站樓設置了兩個重要的商業空間﹔“多聯動”就是指綜合交通中心同航站樓之間的南北聯動,商務酒店、辦公區到停車樓到商業中心的東西聯動,以及從地鐵出來的客流量從地下負2層一直到地面的上下聯動——這是T3航站樓整體的商業布局和策劃。
在啟動太原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之初,在省委、省政府的明確指導下,太原市、晉中市和山西轉型綜改區謀篇布局,通過完善市政道路等城市基礎設施、優化特殊產業發展政策等,充分挖掘武宿機場周邊地區的開發潛力,打造集城市商務客廳、總部經濟、樞紐經濟、臨空產業、特色會展於一體的商務新區,為將來武宿機場周邊地區的綜合開發創造了各種可能。“這裡必將成為山西未來重要的商業中心之一。”楊文清信心滿滿地表示。
毋庸置疑,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的改擴建工程將進一步提升太原都市區集聚輻射功能,對於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記者冷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