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文化旅游

網紅打卡地城市文化新地標——太原的“小井峪”現象

來源:山西日報客戶端
2021年10月04日09:21 |
小字號

中秋意猶未盡,國慶長假又至。10月1日上午,太原市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古玩市場一條街,古玩、玉石、舊書、古董千余家攤位鱗次櫛比,人流摩肩接踵。這個佔地100畝的特色假日文化市場,吸引著省內外眾多“淘寶”人士。

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活躍,小井峪文化產業園以其獨特的方式傳播著深沉厚重、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民族民間文化,周末顧客數以萬計,成為省城太原城市文化新地標,網紅打卡地。

“小井峪的目標,是打造山西的潘家園,使其成為古玩、藏品及現代文化創意產品等山西及中國民間、民族、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區總經理張廣文的目標非常明確。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中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影響力巨大。潘家園的崛起和發展見証了中國古玩藝術品行業的蓬勃發展,孕育出龐大的藝術品收藏大軍,推動民間收藏成為與國家收藏互補的文物收藏形式,也折射出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巨大力量。

打造成為山西的潘家園,小井峪天時與地利得天獨厚。

中華民族擁有在5000多年歷史演進中形成的燦爛文明。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具有2500年建城史的太原,從空中鳥瞰依山傍河,恰似懸於太行、呂梁兩大山脈之間,汾河邊上一顆璀璨明珠。“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這是宋代著名詞人沈唐詞中描繪的太原盛景。

小井峪村位於太原市萬柏林區西南部,其歷史可追溯至1300多年前唐代永徽(唐高宗李治年號)年間。村內曾挖掘出一座唐代墓葬,碑文記有“永徽六年二月廿日附身附槨必誠必信送歿禮備與夫人何氏合葬於並城北廿裡井谷村東義井村北”等文字,永徽六年即公元655年。

小井峪古稱“井谷裡”,距今有1360余年的歷史,現存完好的古井、古寺、古戲台、古唐槐“四古”見証了歷史,訴說過往。神奇古井水,取水千萬年,水質清澈如甘泉,熬粥燉肉品茗茶,香味四溢味甘甜﹔仙聚開元寺,為大王廟,建於唐代開元年,梵音千載繞雲間。奇特的古戲台雕梁畫棟,千年梆音傳唱晉風晉韻。千年古槐根深葉茂矗立小井峪村中,成為太原與陽曲的自然分界嶺,古槐以北陽曲縣,古槐以南是龍城太原。

小井峪為太原這座有著2500年建城史的美麗古城保住了文脈,留住了鄉愁。十分可喜的是,現存完好的古井、古寺、古戲台、古唐槐“四古”均在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內,成為小井峪文化產業園興盛繁榮的底蘊和根脈。

小井峪文化產業園以文玩、文創等文化產業為依托,促進轉型發展,園區首期約6萬平方米,設有文創大廈及600個坐店商鋪,涉及非遺、瓷器、玉器、字畫、藥茶等幾十個品類,並於周邊設置近2000個攤點,開市1000余個,打造山西“潘家園”的航程開始起航。

總經理張廣文介紹,建成完善后的小井峪國際文化產業園將成為山西文化觀光、古玩文創、休閑娛樂於一體的 3A 級旅游景區,並集古玩交易市場、美術館、圖書館、拍賣中心、演藝中心、書畫家工作室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特色園區。同時,創建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景區、太原市文化產業示范區,打造華北地區標志性古玩文化市場集散地,這裡將是山西永不落幕的文博會。

眼下,佔地一百余畝,總商用面積12萬余平方米的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市場定位非常清晰,文玩步行街、奇石小吃街“二街”,國際區、文創區、非遺區、休閑區、展館區“五區”,文化金融、收藏交流、文創孵化、健康休閑等“八大板塊”已完成構建,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特色景點集散地、文化網紅打卡地已初具規模。

前不久,首屆山西小井峪古玩藝術品交流會在小井峪文化產業園舉行,來自雲南、陝西、吉林、浙江、湖北、江蘇等地的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古玩客商攜藏品赴並參展交流。300余個展櫃、800余個文玩攤位前,人流如織,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宜興的紫砂等各地特色藏品令人目不暇接。這些特色民間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小井峪,又從這裡銷往全國各地和世界。

市場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寶的樂園,市場是民間特色工藝品的最大的集散地。山西省收藏家協會會長許若軍認為,山西是文化大省,需要叫得響的文化符號,一如潘家園之於北京、八仙奄之於西安、城隍廟之於上海。山西省品牌協會會長邢尚新提出,要打造山西潘家園,需要引導更多古玩、藏品及文創產品商戶向小井峪聚攏。“不僅需要市場體量,更需要獨特定位,積累人氣、資本,培育其市場品牌。”

千年古村小井峪,在歷史與現代的交融,發展與保護的碰撞中,傳承了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完成了自身發展的產業轉型,蹚出了一條發展文化特色產業的新路。小井峪文化產業園已然成為我省地域文化的載體,一種特色文化的象征,一個萌動鄉土情懷的名稱,一種借“老物件”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的現象。(記者李曉芳)

(責編:張婷婷、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