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國際國內

神舟十三號發射在即,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

中國空間站 喜迎新家人

本報記者  吳月輝  余建斌
2021年10月15日07: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0月14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宣布瞄准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回答了提問。

  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空間站、首次實施出艙

  林西強介紹,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証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之戰。神舟十三號任務與神舟十二號任務有六大不同。

  一是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二是屆時中國空間站將實現核心艙、2艘貨運飛船、1艘載人飛船共4個飛行器組合運行﹔三是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乘組常態化駐留周期﹔四是中國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而神舟十三號乘組也因此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五是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六是實施任務的飛船、火箭均在發射場直接由應急待命的備份狀態轉為發射狀態。

  堅持“航天員安全第一”的原則開展工作

  此次太空飛行6個月,對神舟十三號乘組形成了巨大挑戰。對此,神舟十三號任務採取了一些針對性措施。

  高度重視經驗傳遞。在完成既定訓練計劃的基礎上,安排神舟十三號乘組與神舟十二號乘組進行天地通話,航天員返回后,兩個乘組及備份航天員進行了充分交流,分享經驗和感受。

  實施重點強化訓練。針對乘組將要實施的出艙活動、在軌開展的實驗研究等項目進行重點訓練。

  強化在軌工作制度和訓練。進一步強化物資管理日制度、定期天地溝通交流制度等﹔識別了長期飛行關鍵操作項目可能的遺忘效應,適時安排定期在軌訓練。

  加強在軌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神舟十三號任務中,將每月對航天員健康狀態進行全面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時調整航天員失重防護鍛煉項目、營養配餐方案以及心理支持活動等。

  林西強介紹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直堅持“航天員安全第一”的原則開展工作。一是空間站從設計上保障一度故障工作、二度故障安全,產品出廠前經過嚴格測試和試驗驗証,可保証空間站長期安全可靠運行。二是針對空間碎片和空間目標等外部因素,開展專門設計,對微小型碎片在結構上進行了防護加固,對較大碎片或空間目標可實施機動規避。三是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故障情況,已制訂了約4800余條預案,並進行了驗証和演練。四是針對極端情況進行了應急救生准備,若空間站發生影響航天員安全的重大故障,航天員可搭乘停靠的載人飛船及時撤離空間站、返回地面﹔若停靠的載人飛船發生不能安全返回的故障,將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飛船的快速發射,確保航天員及時乘坐應急救援飛船返回地面。

  王亞平將帶來“太空授課”第二課

  天和核心艙自4月29日發射入軌以來,相繼與天舟二號、神舟十二號及天舟三號完成了交會對接及推進劑補加等相關工作,支持航天員乘組實現了3個月在軌駐留和兩次出艙活動,核心艙半年以來穩定在軌運行、功能性能正常、設備狀態良好。

  林西強說,核心艙發射之前即規劃了平台功能、交會對接、組合體控制、出艙活動等9類46項在軌測試項目。其中,核心艙入軌后17天內完成了柔性太陽翼控制、機械臂爬行與辨識等39項測試項目﹔天舟二號、神舟十二號與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后完成了供電並網、后向推進劑補加等5項測試﹔神舟十二號乘組安全返回后,進行了電推進功能和前向推進劑補加等2項功能測試。

  測試結果表明,中國自主設計研制的天和核心艙滿足功能性能指標要求,實現了預期目標,為后續空間站建造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良好。

  神舟十號飛行任務中,航天員王亞平開展“太空授課”,全國約有6000萬中小學生在地面課堂上課﹔在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期間,“開學第一課”天地互動環節、“仰望星空話天宮”的天地連線活動,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林西強說,中國空間站不僅是全球科學家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研究平台,也是鼓勵青少年熱愛航天、參與探索、追求科學的實踐平台。神舟十三號任務中,策劃了更加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相信王亞平會很快為大家帶來“太空授課”第二課。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5日 12 版)
(責編:李夢文、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