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山西要聞

用科技塑品牌 以品牌帶產業

——呂梁市生豬產業發展調查報告

2022年02月10日09:17 | 來源:山西日報
小字號

“鏈條、科技、標准、數字、品牌、聯盟”,面對這些高大上的表述,可能很少有人會把這些工業化詞匯與養豬產業聯系到一起,然而,今天的呂梁山深處,隨著新技術的植入,當地生豬產業發展正在迎來一個工業化、標准化發展的新模式。從2021年年初到年末,短短一年時間,呂梁生豬產業規模從全省第五提升到全省第二,這不僅為當地偏遠山區鞏固脫貧成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全省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新的借鑒。

表面上是規模之變,但實質上是理念之變、模式之變

1月11日下午,記者走進呂梁市交口縣的山西荷瀾育種有限公司,這裡是一個政、校、企合作的產學研基地,同時也是省綜改區的碳減排項目試點。在企業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份山西荷瀾育種有限公司與山西偉愛量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的《項目申報合作協議書》。

來自省綜改區的山西偉愛量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王子夢告訴記者,他們與山西荷瀾育種有限公司合作的糞污無害化處理數據收集試點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糞污經無害化處理,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而且經過干濕分離,干糞可以直接裝袋,以肥料的形式回到土地,這一試驗旨在為生豬產業規模化發展過程中的碳減排提供科學支撐。

2021年以來,呂梁市加快農業“特”“優”發展步伐,搶抓全國生豬產業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的發展機遇,將生豬產業列為全市農業八大特色產業之一,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來抓。依托呂梁地區地理資源優勢,綜合考慮生態環境和疫病防控因素,創新性地提出“上山、進溝、入園”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生豬產業向臨縣、興縣、石樓、方山、嵐縣、交口等6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及1個鄉村振興整體推進縣(中陽縣)轉移。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生豬存欄178.31萬頭、出欄227.95萬頭,較上年分別增長49.36%、47.05%,在全省的排名從第五躍居到第二。全市能繁母豬存欄達到21.23萬頭,出欄產能達到403.77萬頭,生豬生產實現了歷史性的新跨越。

呂梁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主任白海貴介紹:“呂梁生豬養殖表面上是規模之變,但實質上是理念之變、模式之變,打造技術化、標准化的種養循環發展模式是呂梁生豬產業發展的特色所在。”

來到方山縣圪洞鎮槐樹墕村,山西昕廣欣種豬育種有限公司就在這裡,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形成集“生豬養殖—沼氣生產—採暖炊事—沼渣還田—廢水養魚—有機種植”的農牧循環田園一體化生態養殖園區經濟發展模式。該公司負責人白旭明告訴記者:“利用養殖場山坡耕地環抱場址獨特地域優勢,結合目前農村種植業收益疲弱的現實,按照循環經濟發展思路,我們修建200畝溫室大棚用於蔬菜種植,承包環場坡耕地500余畝用於玉米種植,預計可制造飼料500多噸,所生產飼料全部用於生豬養殖園區種豬使用。同時,公司生豬養殖園區配套國內最先進的糞污環保處理設施設備,實施豬糞干濕分離高溫發酵制作成有機肥直接還田,分離出的液體經過UASB厭氧發酵和污水處理以后成為液體肥滴灌玉米地,增加耕地地力,促進玉米等農作物生長速度加快。”

標准化、程序化不僅保障了企業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農戶效益

在呂梁市生豬養殖產業發展模式中,山西錦繡大象農牧股份有限公司與當地農戶進行了“訂單式”合作,採取“三固定、五統一、兩獎勵”的“公司+家庭農場的”合同模式。即:豬苗價格固定、飼料價格固定、回收價格固定,公司統一提供種豬、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藥品、統一制定防疫程序、統一回收。建棚給獎勵、交保証金給獎勵,合作養殖戶按要求建符合標准的豬舍,交少許保証金,簽委托養殖合同即可養殖。

文水縣馬西鄉神堂村生豬養殖戶翟小虎告訴記者,以前對生豬養殖知識缺乏,飼料營養成分不均衡,豬生長緩慢,成豬周期長,而且還不懂得如何防治疾病的發生,經常生病,致使養豬成活率不高,尤其面對豬瘟的發生更是損失慘重。即便是把豬養大,銷售也是個問題,沒有固定的買主,就算買主來了,銷售價格也不一定就滿意,誰也想多掙點。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合同模式,可使合作的農戶養殖技術有保障、成豬銷路不用愁、養殖無風險、資金無壓力,養殖戶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發展過程中,呂梁市圍繞產業發展基礎和縣域實施情況,大力植入科學養殖模式,探索推廣了“政府牽頭承建、龍頭企業租賃經營”“訂單”“合資建場”“國有資本參與、股份合作經營”“牧光互補”五種產業發展路徑,提升了農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和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與此同時,生豬養殖龍頭企業與普通養殖戶建立了利益聯接機制,實現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興縣不僅成立了由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生豬產業發展領導組,還成立了由政府分管縣長任組長的生豬產業集群化發展工作專班,高位推動生豬產業集群化、標准化發展。當地引進了北京譽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縣規劃建設5個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固體糞污制造有機肥,液體糞污還田利用,每年可處理水泡糞50萬立方米,滿足存欄20萬頭生豬糞污處理需求。

該縣康寧鎮新庄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丁丁深有感觸地說:“政府號召農戶生豬養殖向規模化、標准化發展,這種新的科學養殖模式與傳統養殖模式最大的區別在於降低了生豬養殖風險,增強了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生豬養殖過程中疫病防控更加規范科學,疫病風險可防可控,生豬養殖成活率大大提升。同時,這種新型養殖模式提高了農戶生豬養殖技術,農戶的養殖技術逐步走向標准化、程序化,大大提高了生豬養殖效率,降低了養殖成本,農戶通過生豬養殖實現增收致富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據悉,目前山西錦繡大象農牧股份有限公司已聯合百世食安、中陽厚通等7戶發起組建了呂梁市生豬產業聯合會,首批已吸納會員36戶。下一步,該市將依托聯合會運營“呂梁生豬”商標,全面開始區域公用品牌助力生豬產業發展新模式。

按照工業化發展模式,打造現代農業市場品牌

山西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有限公司作為呂梁市交口縣一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作為推進畜沼綜合利用,發展種養循環經濟試點,建設了日處理240噸養殖污水處理系統,新增250kW沼氣發電機組2組,年可用沼氣發電162萬千瓦時,構建了種養結合的現代生態農業循環體系。目前已經打造成集“飼料加工—育種—養殖—屠宰—熟食加工—冷鏈物流—品牌推廣—門店連鎖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模式,其生產的“呂糧山豬”獲得了直供港澳生豬飼養場資質,開設“呂糧山豬”直銷門店230余家。

被當地人稱為“豬司令”的山西南山百世食安農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師國棟談起生豬養殖頭頭是道,他告訴記者:“我們公司之所以能夠打出自己的品牌,主要是因為突破了傳統農業的養殖方式,採用自然與科學相結合的工業化模式,使用全自動化水料系統可以實現個性化的日糧與精准飼喂,通過更適合家豬消化吸收的水料系統可以提高10%的料肉比,降低10%的飼料損失,每一棟豬舍每一個料槽精確的飼喂控制在1‰的誤差。同時,建立了全封閉性的全產業鏈經營體系,有效防控了非洲豬瘟的傳播,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

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發展,除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與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那些甘於寂寞,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生產一線的技術服務人員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臨縣生豬產業集群化發展項目實施以來,已經聘請呂梁農校專家對全縣所有村級防疫員、規模場技術負責人共1600人開展了技術培訓。正因為有了廣大的扎根基層的技術人員的服務,才讓新養殖戶不走彎路。

林家坪畜牧獸醫站的林永永就是其中一員。從2012年從事畜牧獸醫工作開始,他已經在畜牧獸醫站工作了10年時間。2021年,林家坪村村民張新平帶頭成立了臨縣牧源種養專業合作社,林永永在建場伊始,就一直給該場提供服務,從養殖場布局到防疫流程,從母豬產后護理到政策的宣傳等等,事無巨細。林永永告訴記者,結合“三支隊伍改革”,鄉鎮按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經費、有設施設備五有要求,組建生豬防疫專業服務團隊,每個鄉鎮確定2名獸醫人員專職服務於全鄉鎮生豬產業發展,從規模場選址、建設、仔豬引進、日常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生豬出欄全方位開展服務。

針對未來發展,山西荷瀾育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認為,生豬在山西農產品中,是繼大麥、小米之后消費量最大的產品,在畜牧產值構成中超過50%。養殖業尤其注重排污問題,必須要求糞土吸納能力強,呂梁千溝萬壑的地理條件滿足了此項要求。長期來看,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生豬產業必須按照工業化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技術投入,並依靠技術優勢建立行業話語權。(沈佳 白軍君)

(責編:朱紫陽、張臨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